洛扎县的介绍
洛扎县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南麓,为西藏自治区的区边境县之一。边防线长20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90°22′-91°36′、北纬27°43′-28°28′之间。东南与措美县和错那县为邻,西北与浪卡子县相连,南与不丹王国接壤。2014年,全县国土总面积5570.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万(2014年)。辖2个镇和5个乡。12012年,全县GDP达到27018万元,是2010年的1.7倍。洛扎因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麓而得名。吐蕃时期为西藏约茹的千户之一。洛扎县拥有丰富的水利、风力和太阳能资源。境内人文景观主要有色卡古托寺、拉龙寺、卡久寺、卓瓦龙寺、朗木朗拉康(洛扎库丁寺)、洛扎摩崖石刻、吐蕃时期古墓群等。
西藏山南市洛扎县车牌号开头字母是什么
西藏山南市洛扎县的车牌号以藏C为标识,它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县级单位。洛扎县位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脚下,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一个边境县,它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总面积达到44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显示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耕地面积总计3万亩,广阔的草场面积更是达到了230万亩,为当地生态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洛扎县的人口大约为1.7万人,虽然人口数量不多,但分布均匀。县内划分为3个行政区,以及18个乡和99个村民委员会,这种细致的行政划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当地居民。县府所在地是安绕镇,除此之外,还有2个镇和5个乡,共同构成了洛扎县的行政版图。据数据统计,总人口数为1.67万人,其中藏族占据了98.5%的比例,显示出这里是藏族文化的深厚根基。除了藏族,还有少量的汉族、回族、珞巴族和门巴族居民,增添了地区的多元文化色彩。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邮政编码是什么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邮政编码是851200
洛扎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东南部,是山南地区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总面积约2770平方公里。洛扎县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这里是西藏的“后花园”,拥有壮丽的雪山、碧绿的草原和清澈的河流,如拉姆拉措湖、措普沟等,是户外探险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洛扎县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寺庙和修行地,如措普寺,是格鲁派的重要寺庙,寺内珍藏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此外,每年的藏历新年和藏历六月的萨噶达瓦节等传统节日,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吸引着国内外的信徒和游客。
洛扎县还是西藏的农业区,主要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这里生产的青稞酒和酥油茶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同时,洛扎县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牦牛、藏绵羊等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总的来说,洛扎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农业经济于一体的多元地区,既保留了古老的西藏传统,又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的电话区号是什么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的电话区号是0804
洛扎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总面积约为3234平方公里。这里是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西藏的江南”和“藏南明珠”。县境内的拉姆拉措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光山色,景色秀美,具有极高的宗教和旅游价值。
洛扎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圣地,拥有众多的寺庙和修行地,如著名的扎西康寺,寺内供奉着众多珍贵的佛像和经卷,是信徒们朝圣和修行的重要场所。此外,这里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藏戏、歌舞、民间艺术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
洛扎县的自然风光同样引人入胜,雪山、草原、峡谷、森林交织,生物种类丰富,是户外探险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同时,这里的农业以青稞、小麦等为主,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总的来说,洛扎县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宗教、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地区,是了解西藏文化和体验藏区生活的好去处。
洛扎摩崖石刻简介
西藏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洛扎县境内保存着两处珍贵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巧妙地镶嵌在峭壁之上,展示了吐蕃时期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中,象征苯教的“雍仲”符号清晰可见,反映出尽管佛教在当时的王室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苯教的传统思想依然在某些历史遗迹中得以体现。
洛扎的两处石刻以其独特的字体和质朴的文风,展现着吐蕃时期的刻石艺术。这些石刻的内容完全一致,主要记载了盟誓和颁赏的仪式,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每一块石头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见证了那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交融。
【中不边界北部(洛扎段)】
1.洛扎段边界线的关键点涵盖了中国洛扎县拉康镇民久玛地区、俄东桥东,以及拉郊乡的白玉和扎日乡的库拉冈日峰。
2.库拉冈日峰虽未在不丹官方地图上体现,但中国已明确主张主权。民久玛和俄东桥的官方地图与国际画法存在分歧,但实际控制区域均在中国手中。
3.洛扎县的山口密布,九条主要通道连接外界。中国通过抵边建设,如隆拉村的楠木仕拉山口、杰罗布村的麦拉嘎俊拉,以及德玛隆新村的吉格弄河谷通道等,强化了边界管理。
4.民久玛新村与库拉冈日峰沿线的公路建设稳固了民久玛地区的控制;边巴乡桑布拉新村守护着桑布拉山口,这些村落间的公路网如动脉般延伸,尽管白玉地区的公路建设去年稍有放缓。
5.白玉地区东至俄东桥,西至措嘎拉和达昔日山脊,面积曾有争议。中国传统主张线在销升巴桑弄与措嘎拉-扎西朗木宗之间推移。80年代,中国对区域的控制线与地图上的变化反映了多次调整。
6.现在的实控区,如杰罗布村与德玛隆村的行政区域,以及公路沿线的碧哪哨所,构成了中国的主张线。
7.在巴桑弄,中国实控线大致沿措嘎拉-山脊-拉龙拉康寺-山脊,与南下的吉南公路形成鲜明对比。不丹的活动主要在扎西朗木宗以北。
8.吉格弄地区,随着公路南下,实控线可能延伸至色公拉-色德沃。松卡尔居民在吉格弄的活动表明,边界争议仍在进行。
9.中国的边界管理并非静止,每个区域的巡逻和建设都是主权维护的体现。尽管面临挑战,但通过坚定的行动,中国在洛扎段的边界管理持续加强,旨在维护领土完整。
10.未来,随着实地勘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边界线的清晰度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