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篮球资讯 > 新闻 > 中国足球运动员最高年薪是多少_(中国足球最高年薪是谁?)

中国足球运动员最高年薪是多少_(中国足球最高年薪是谁?)

作者:24直播网

中国足球历届教练的年薪

1.霍顿的年薪为15万美元,资金来源是IMG(国际管理集团)。

2.米卢在2000年签订的合同为一年30万美金,而在2001年,他的年薪上涨至40万美元。

3.阿里汉的工资是按月支付的,大约年薪30万美元。在中国队赢得亚洲杯亚军时,他的收入达到了顶峰,但在2001年11月,他被解雇了。

4.朱广沪的年薪为税后48万人民币。

5.杜伊科维奇的年薪为40万美元,如果涉及到广告,其中50%归他个人所有。

6.福拉多的年薪为20万美元。

7.拉杜组合被认为是世界足球史上难得的糟糕组合,他们没有取得任何显著成绩,只是混日子。

注意:以上信息根据提供的文本整理,由于时间久远,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误差。如需准确数据,建议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2010年中国足球运动员与乒乓球运动员的年薪是多少

中超贫富分为三档

从俱乐部的总体平均角度看,中超俱乐部的贫富悬殊也比较明显,这也是球员在国内转会市场中总是“人往高处走”的原因。

中超收入最高的俱乐部当属上海申花和山东鲁能。作为两家具有国企背景的俱乐部,在工资和奖金发放上自然不会像私人企业那样有高度的市场灵敏性和随意性,申花和鲁能都高举稳定大旗,同时还对比赛成绩有着极高的追求。

在山东,除了个别签年薪的大牌球员收入高达200—300万元外,一般主力球员都有50—100万元的收入,主力替补的月薪则在1万元左右,再加上另算的比赛奖金。申花和山东的情况比较类似,不过两队都有着极高的成绩追求,鲁能要拿冠军,申花要进前三,否则球员是不可能拿到全部年薪的。

中超收入第二档的应该是北京、天津、青岛、深圳、实德和国际等俱乐部。北京队除了有个别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国脚外,像隋东亮有80万元左右,郝伟有50万元左右,张帅有40万元左右,其实他们的固定月薪都不高,70%还是来自比赛奖金。天津队的要求是进入前六名,那么主力一年会有50万元以上的收入。深圳健力宝虽然俱乐部动荡,但是去年的球员收入并不低,两场重要的亚冠比赛,总奖金就高达240万元。

大连实德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成绩优异,但是收入绝对只能排到中超中游。像胡兆军这样比较典型的中生代主力球员,月薪不足2万元,主要靠比赛奖金。去年实德成绩优异,两个冠军总共分得500万元,这样才基本可以保证胡兆军的年收入在40-50万元左右。而像赵旭日、冯潇霆这样的杰出的年轻球员,月薪都只有5000元。

中超收入中下游的就集中在武汉、重庆、四川、辽宁、中邦等俱乐部了。一般而言,这些球队的主力球员年收入在20—30万元左右,甚至更多的只有10万元左右。不过相比在沈阳金德,这些球员还不是最悲惨的,用一大批年轻球员打天下的沈阳队,最高收入者就是明星球员陈涛,他最终只得到了10万元左右的年薪。

乒乓百万以上--

中国国足队员最高年薪的是谁,是多少

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倒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也是球员收入的暴减。不过对于生活在“金字塔塔尖”的国脚们来说,这些年来的收入倒没有想象中下降得那么厉害,尤其是在鲁能、申花这样的大俱乐部中,李金羽等“一线大牌”的年收入依然可以维持在300万元以上。

在目前的中超联赛里,国脚级人物的收入有明显的三六九等,这与各俱乐部的慷慨程度大有关系。以目前正在昆明集训的国足名单为例,来自山东鲁能的几名球员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嫉妒:李金羽和李雷雷2位大腕的年收入在300万元以上,即便是韩鹏这样最近两年才冒出来、但可以在俱乐部打上绝对主力的球员,收入也在200万元以上。甚至是在鲁能打不上主力的年轻球员吕征,一年也能拿到近百万元的收入。相比之下,申花国脚们算是第二档,李玮峰每年能拿到近200万元,孙祥、于涛和杜威则属同一档次,收入在120万元左右,而再低一档的孙吉和王珂则拿不到100万元。北京国安几位国脚徐云龙、陶伟在120万元到140万元之间,而刚刚在球队打上主力的小将杜文辉,在2006年里能拿到的也就在60万元左右,这还要托球队赢球较多奖金收入丰厚之福。

季铭义、张耀坤、王圣和闫嵩几位大连国脚曾经有过一段好日子,闫嵩几年前在国奥队就号称“闫百万”,不过几年过去了现在他们的收入最多也就在百万元左右。当然,国脚中也有穷人,去年联赛表现颇佳而被召入国足的上海联城国脚姜坤,贵为球队绝对核心,同时还拥有一位号称花钱不皱眉头的老板朱骏,但他的年收入却不过50万元左右。至于深圳的忻峰、辽宁的肇俊哲、徐亮、王新欣、张鹭等,收入都不算太高,而且他们更担心的不是合同,而是老板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拖欠薪水

山东鲁能

球员收入:50万-300万

教练收入:约200万

赛季投入:8000万

辽宁队

球员收入:3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40万

赛季投入:1500万

浙江绿城

球员收入:3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8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大连实德

球员收入:5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25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武汉黄鹤楼

球员收入:50万-200万

教练收入:约10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上海申花

球员收入:50万-200万

教练收入:约150万

赛季投入:4000万

上海联城

球员收入:3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150万

赛季投入:4000万

北京国安

球员收入:5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200万

赛季投入:3500万

长春亚泰

球员收入:5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80万

赛季投入:7000万

青岛中能

球员收入:3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80万

赛季投入:2000万

深圳金威

球员收入:2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50万

赛季投入:2000万

沈阳金德

球员收入:10万-30万

教练收入:约20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厦门蓝狮

球员收入:30万-200万

教练收入:约4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河南建业

球员收入:25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60万

赛季投入:1500万

西安国际

球员收入:5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10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我们再看女足呢:

当国内许多男足运动员的转会费和年薪动辄达到数百万元的时候,或许没有多少人会知道,我们的绝大多数女足运动员是处在怎样的艰难困境中。日前,新赛季的女超联赛已经全面展开,《京华时报》昨天公布了一份关于女足运动员生存现状的调查,调查中提到的某些女足运动员的贫穷现状令人震惊。据了解,这种状况在女足地方队中相当普遍,随着赞助商的撤退,女足生存状况处于不断恶化中,贫穷正加速吞噬着中国女足运动的发展。

北方某女足球队的一名主力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心酸往事。有名女足队员会在每次训练结束后,都要收集大家喝完的矿泉水瓶,攒满一个月以后卖钱。球队没有赞助商,发不出工资,队员只能这样去赚点钱。后来因为要供妹妹读书,这名女足队员离开了球队,据说现在在一家菜市场帮别人卖菜。

而在她的资助下,懂事的妹妹前年考上了师范本科。现在这名队员依然留恋球队,表示从来没有后悔从事女足运动,只是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踢过一脚球。

应该说,女足地方队解决温饱靠的是有关体育部门,有赞助商赞助的球队凤毛麟角,跨入小康的队员少而又少。

退役找不到工作

退役后如何生存更是困扰着女足姑娘。除了个别较有名气的队员可以去足协或体育局上班外,其他队员都面临重新择业的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又不了解社会,大部分女足队员退役后找工作四处碰壁。

记者曾经接触过一名退役球员,当时已退役半年的她正赋闲在家,因为根本找不到工作。“每个人就给了几千块钱退役费。我们队没有在国内比赛中获得过前三名,所以也没有健将证,也不能去上学,我们只能自觅出路。”记者曾经造访她的家,全家5口人就挤在一个30平方米的屋子里,父母全下岗,身体也不好。她告诉记者,在刚刚退役时,曾经有人为她介绍了一份工作,在当地一家超市门口看自行车,虽然薪水不多,但还可以养活自己。可惜还没上班,就被人托关系给顶了。“我们没上过什么学,不踢球,就什么都没有了。”

寒酸现状

住宿简陋

前几天,记者在一家西部女超球队看到让人触目惊心的情形。所谓的球员宿舍不过是8到12人住一间房,睡的是硬板床,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澡堂,每次训练完只能排队到公共澡堂洗澡。宿舍里能看到的只有一些必备的洗漱用具,男足队员宿舍里必备的大彩电和电脑在这里则更是看不到。因为没有独立卫生间,女足姑娘们早上起来上厕所都必须排队。

伙食糟糕

伙食方面更是令人心酸,记者在这支女超球队的食堂看到,每张餐桌上只有3个菜,两个青菜,剩下一个是青菜上面撒点肉末的荤菜。米饭也不是敞开供应,去晚了就只能就着白菜汤吃个馒头。而中超球队的伙食主要以自助餐为主,花样挺多。肉、蛋、蔬菜的供应量非常丰富,想吃多少不限量,每天菜谱不断变换,每餐一般都有10个以上的菜肴,而且还有鲜榨果汁敞开供应。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女足队员都穷怕了。有队员甚至笑言有时候连卫生巾都买不起。“我连手机都不敢开,这个手机还是二手的,平时也就当个闹钟用。出去买东西也要精打细算,有特价了才敢看看。说难听一些,连卫生巾有时候都买不起。”一名女足队员这样告诉记者。

与男足的差距

女比男气死人

同样是踢球,男足队员收入最高的一年接近400万元,而女足队员平均工资只有1000多元。孙雯算个异类,不过个人总资产也不过百来万元。一支中超队伍,一年的运营费最少3000万元。而中国全部14支女足俱乐部队全年经费合计也达不到一支男足俱乐部队的投入。

“选择了女足也就等于选择了清贫!”一名教练这样告诉记者。因为热爱足球事业,所以很多队员们还在坚持。情况最糟糕的甚至连吃、住的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其中一部分。有些球员不仅没有收入,甚至还要倒贴伙食费。她们苦苦训练所等待的,只是为了获得正式的体工队编制,包吃、包住。更好的期待是,每个月能够有数百元的训练津贴。而且这还不算最低的,有些球队由于没有商家投入,经费紧张,有的球员月薪只能领到90元,生存都成了问题。相比之下,前一些日子上海联城球员所说的“月薪一万多元怎么活”的待遇,对所有女足姑娘们来说,那简直就是富豪过的日子。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