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走步规则
"走步就是球在手上时走两步以上而球未出手"这句话中,所谓的两步以上并不是迈两次脚。
所谓走步就是球在手上时走两步以上而球未出手,如果运球时出现球在手上时走两步以上就是带球走步。走步也就是说在你起动前的一刹那,你的球没有离手,但是你的中枢脚已经移动了,这个就是走步了。
还有就是你三步上篮的时候,本来是在你的球成死球跨步上篮的时候左右脚各迈一步上篮然后球出手的,但如果这个时候你的任何一只脚跨多了一步球才出手,这个也是走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接球落地(确定中枢脚)以后,你做假动作(比如左右转身)的时候,你的球还在你手上,但你的中枢脚移动了,这个也是走步。
拓展资料:
走步,是我们在日常中对带球走的一种通俗的叫法,但它官方的正式叫法是"带球走"。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本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是带球走。规定对队员的脚步限制的规定共分三个分支:双脚站立、移动时、双脚都不是中枢脚时。每一分支又包含两个小点:开始运球、传球或投篮。共同6条规则。只要队员的脚步移动不违反这些规定就不构成走步。
详细解释一下NBA的新规则——四步上篮
据联盟主管裁判事务的副总裁JoeBorgia表示,他已经向联盟最高层提出了一份有关现有走步规则的修改方案,以使得“接球两步”合法化。
新的方案中规定“球员在行进过程中或是拼抢中得到球后,可以在两步之内完成停球、传球、投篮等动作。第一步:(1)球员接球后的着地脚(2)球员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第二步:完成第一步后跨出的脚,或者双脚同时落地。
扩展资料:
走步违例
a当一名球员站立不动时接到传球,可以以任何一只脚作为中枢脚转身。
b当一名球员在移动中接到传球,或者正结束运球,可以在停下,传球或者投球之前走两步。当一名球员在移动中接到传球,必须在第二步迈出前令球离手以开始运球。
第一步发生于球员在控制住球之后,有一只脚,或者双脚同时接触地面时。
第二步发生于在第一步之后,另一只脚,或者双脚同时接触地面时。
一名球员在第一步时是双脚着地的状态,或者双脚同时落地的,可以用任何一只脚作为中枢脚转身。如果他双脚起跳,则在任何一只脚接触地面前,必须令球离手。
一名球员有一只脚先落地时,只能以这只脚作为中枢脚转身。
一名移动中的球员如果在第一步单脚起跳,可以在第二步双脚同时落地。这种情况下,该球员不可以以任何一只脚作为中枢脚转身,且如果有一只脚或者双脚离开地面,必须在任何一只脚落地之前令球离手。
c在(1)在站立不动时接到传球;(2)合法地停下之后开始运球时,在中枢脚离开地面之前必须令球离手。
d如果一名球员处于控制球状态,从地面抬起了他的中枢脚,则必须在中枢脚落到地面之前将球传出或者投出。如果他在空中令球落地,他不得成为第一个接触球的人。
e一名球员持球落地,或者停下时,不得依靠滑行获利。
f一名球员尝试投篮后,如果球没能碰到篮板、篮筐或者另一名球员,投篮者不得成为第一个接触球的人。
g一名球员不得成为第一个接触他自己传出的球的人,除非球碰到了他所进攻的篮板,篮圈,或者另一名球员。
h在停止运球或者获得对球的控制时,一名球员不得连续以同一只脚接触地面(单脚跳)。
罚则:失去球权。球将交给对方球队在边线处最接近违例地点的位置发界外球,但不得比罚球线延长线更接近底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NBA规则
NBA篮球规则
新规则规定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列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为了解释“蓄意地。这个词,也为了正确宣判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新规则还明确指出:判断一起犯规是否是违反体育道德的,裁判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如果队员通过合法的努力去抢球.也就是以正常的篮球功作去枪球、这时发生犯规,就不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第二个原则是:如果队员努力去抢球但发生过分的接触,也就是严重的犯规、这种过分的接触就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第三个原则是:如果队员拉、打或推远离开球的队员,那就不是在比赛,而是一种施暴行为.通常这样的行为就是违反体有道德的犯规。
规则还强调指出:裁判员必须只能判断动作.而且在比赛开始以及在比赛接近终了。也就是贯穿整场比赛中都必须用相问的尺度去判断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特别是,对屡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队员,可取消其比赛资格。
问:合法的掩护与非法的掩护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判定?
答:合法的掩护与非法的掩护,既涉及到运动员的训练,又涉及到裁判员的临场宣判,是—个有待弄清和提高的问题。
所谓合法的掩护,是指:
1.当发生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静立不动(在他的圆柱体内);
2.当发生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已两脚着地。新规则增加了静立不动和圆柱体的限制。
所谓非法的掩护,是指:
1、发生了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是在移动中;
2.发生了接触时。是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外建立掩护、没有给出l适当的距离;
3.发生了接触时,是对移动中的对手作掩护,没有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在判定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1、如果掩护建立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内(前面或侧面)、作掩护的队员可以按自已的意愿在避免接触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对手。
2、如果掩护建立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外,掩护队员必须允许对手向他迈出正常的一步而不发生接触。
3、如果对手在移动.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将适用。掩护队员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被掩护队员能够以停步或改变方向来避开掩护。要求的距离是不得少于正常的1步,但不必超过2步.
最后—点是,对与建立了合法掩护的队员发生任何接触,由被掩护的队员负责.
处理阻挡或撞人[持球队员]的原则是什么?
1、防守队员必须以面对持球队员并且双脚着地来建立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2、防守队员为了保持这个防守位置,可以保持静立或侧移或后撤。
只要该侧移或后撤被认为是正常的防守移动,在保持这个防守位置的移动中,一脚或双脚可离开地面一瞬间。
3、防守队员必须是先到位,并且接触必须是发生在躯干部位。
如果接触发生在躯干部位,则应该认为防守队员已经先到位。
如果符合上述三条,则是持球队员造成的犯规.
关于二次运球和进攻犯规
1、A第一次运球结束,双手持球,B上前抢A手中的球,但B并未使球从A手中脱落,A是否可以再次运球?
答:不可以。如果再次运球应判二次运球违例。
A投篮,出手后的球既未接触对方队员,也没有接触篮板、篮筐。在球落地之前A1再次跳起将球强到重新进攻,是否要判A带球走违例?
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取决于裁判员的判断。如果裁判员认为A是在做投篮动作,A可以再次接球进攻。
双手持球触地又拿起算步算一次运球?
答:如果球未离手,不符合“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的运球规定,还是不能算做是运球开始。如果球已离手,又拿起则算一次运球。
2、A用身体将防守者挤出很远后再投篮。可以吗?
答:不可以。A的动作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要被判犯规
关于3秒违例和抢篮板球的接触
1、进攻队员在3秒区内连续投篮超过3秒,是否要判其3秒违例?
答:在限制区内连续投篮不存在3秒问题,因为投篮球一出手,就意味着球已失控。全队没有控制球,个人没有控制球自然也就谈不上3秒违例的问题。
2、A与B在争抢篮板球时,A先将球抢到手,B上前将球打掉,B在打球的同时也打到了A的手。这种情况要不要判犯规?是不是所有的打手都要判犯规?
答:双方在争抢篮板球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手和手的接触,但裁判不应把所有的接触都判为犯规。如果防守队员在抢球时与进攻队员仅仅是发生了手指间的轻微碰触,并且对比赛没有影响,那就可不作宣判。如果发生了手腕及整个手掌的接触,而且这种接触限制了对方队员的活动自由,也就是给引起接触的队员带来了利益,那么就应判犯规了。
关于投篮时的犯规如何宣判?
A1投篮,球清楚地离手时,上半时比赛时间结束的信号响了。在球成死球前,B2对A2发生身体接触。这种情况怎样宣判和处理?
答:规则规定,结束每半时或每节比赛的记时员信号发出的同时,或在此前的一刹那发生的犯规,做为犯规结果的任何可能发生的罚球均要执行。本例的身体接触是在发出信号之后发生的,故可不予理会。如果是不道德的行为,可作为比赛休息时间内的技术犯规处理。
A1投篮,球正在向上飞行时,比赛时间结束,然后B1封盖球时打到了球,又进入球篮。怎么判?
答:每半时或每节时间终了或宣判犯规后,投篮的球在飞行中被任一队的队员合法触及时,球即成死球。故命中不算得分
关于背后盖帽是否犯规
盖帽是一种合理的防守动作,不分前后,是否犯规要看防守队员在防守时是否于进攻队员发生了不合理的身体接触。如果没有不合理的身体接触则为好球,否则犯规。
不过,站在进攻队员身后防守很容易造成犯规。因此,裁判对防守队员站在进攻队员身后防守格外注意,所以大家有时就误认为“背后盖帽就是犯规”。
记住:篮球规则中判断是否犯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发生了不合理的身体接触.
防守时对“时间和距离”因素是如何规定的
防守无球的队员时要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防守队员不能太靠近(不得小于1步)正在移动的对方队员,应给对方留出足够的时间或距离来停步或改变方向。如果防守队员不顾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并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那么他应对接触负责。
防守持球的队员(他正拿着球或运着球)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并不适用。防守队员为了抢球和防守,必然会靠近持球队员。持球队员也会料到会被防守,每当对手在自己身前占据了(甚至是一瞬间占据了)合法防守位置,他必须准备停步或改变方向。当然,防守队员在占据他的位置之前,必须不造成身体接触来建立合法防守位置。如果防守队员已建立了最初的合法位置和采用了正常的防守移动,并且接触又是发生在身体的躯干部位,就是持球队员撞人;反之,是防守队员阻挡。
什么是正确的掩护?
掩护是篮球比赛中的一种战术。指进攻队员掩护同伴时采用的合理动作。正确的掩护应是面向被掩护的队员,距离约为90厘米,两脚开立两膝弯曲,上体稍前倾,站在切断同伴的防守者跟防移动的最近路线上,并根据被掩护者的跟防移动情况,及时地靠脚步移动调整位置,迫使被掩护者沿着比自己同伴远的路线移动,以便使同伴在短时间内得以摆脱对手获得进攻的机会。从规则上讲,正确的掩护就是合法的掩护,合法的掩护应该是:
发生接触时静止不动(在他的圆柱体内),发生接触时已双脚着地。规则还规定:如果掩护建立在静止对手的视野内(前面或侧面),则队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只要在不发生接触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对手。如果掩护建立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外,掩护队员必须允许对手向他迈出正常的一步而不发生接触。如果对方队员在移动,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就要适用。
关于运球上篮
1、A1持球上篮时,B2在没有接触A1身体的任何部位的情况下,用手按住了A1手中的球,A1上篮没有成功且摔倒了。应如何宣判?
答:如果A1摔倒时手中没有球,可不做任何宣判,如果A1跳起投篮未能出手并持球落地,应判A1带球违例。
2、A2运球上篮,B3在防守时不小心跌倒在A2行进的路线上。A2为了避免踩伤B3,持球从B3身上跳了过去。要判A2带球走步违例吗?
答:如果裁判确认A2是为了保护B3使其免遭踩伤,应先命哨使球成死球,然后将球判给A2在停止比赛的地点的界外掷球入界。
掷界外球的限制及进攻推人犯规
1、掷界外球时持球队员与防守队员有没有距离的限制?
答:在球掷过界线前,任何其他队员不可以使身体的任何部分超过界线。当场地的边缘距界外障碍物不足五米时,双方任何队员都不得站在距掷界外球队员1米的距离内。
2、无球的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先将防守队员推开再去接同伴的传球(如:NBA98赛季季后赛步行者与公牛交锋时,米勒推乔丹的那一下),算不算犯规?
答:犯规。比赛中任何以侵犯他人利益为手段而最终达到个人目的的不合理身体接触都是规则所不允许的。至于98赛季NBA季后赛步行者与公牛队比赛中米勒推乔丹的那一下,从电视转播画面的角度看,主持人认为是犯规。
3秒区对队员有哪些限制
1、3秒区对队员有哪些限制?
答:用规则的语言讲,3秒区应该叫限制区。3秒钟的限制是针对比赛中的进攻队而言的,即某队在场上控制球并且比赛计时时钟正在走动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不得超过持续的3秒。限制区的各条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踩线、骑跨线都属于在限制区内。队员在限制区内抢篮板球时,双方都没有控制球,因此不存在3秒违例的问题。
2、A1传球给A3,因为A1传球力量过大,致使A3接球后又脱手,当A3再次获得球后,是否还可以运球?
答:A3属于接球不稳,尚未控制球,获得球后可以继续运球。
关于跳球,3分球,防守
1、跳球时,非跳球队员如何站位?规则对非跳球队员有哪些要求?
答:跳球时,在球被拍击前,非跳球队员均要站在圆圈外的一个位置上,本方队员不得围绕圆圈毗连站立。
2、A1在三分线外投篮,球在上升时B2在3分线内跳起防守,其经过B2触及之后中篮。判A1得几分?
答:旧规则算A1得3分,新规则算A1得2分。
3、A1与B4背靠而立,在争抢篮板球时,A1身体一让,B4顺势倒地。该怎样判罚?
答:可不做宣判。因为B4的倒地是由他自己造成的。
关于阻挡犯规
A1运球,B2从A1的侧面试图去抢球。抢球时,B2的手臂与A1发生接触,是否要判B2阻挡犯规?
答:关键是看接触到什么程度,如果B2与A1只是轻微地接触,B2即没获利又未影响比赛,可不做宣判,反之,要判犯规。
B3对移动中的A2进行防守,为了防止A2突破,在不妨碍A2一定的情况下,B3把手放在了A2的身上,是否要判B3犯规?
答:判B3犯规。即使不妨碍对方移动,也不允许将手放在对方身上。
关于携带球、死球
什么是携带球?什么叫死球?当一个球在地面上滚动时,某个队员将球按住,这叫死球吗?
答:
1、携带球是指队员在运球时利用手掌向上托球从而改变了运球方向。携带球是一种违例行为。
2、死球有以下几种情况:a.任何合法中篮时;b.球成活球后,裁判员鸣哨时;c.罚球后还有罚球,罚球后还有罚则;d.当球成活球后,30秒钟计时员发出信号时;e.每半时或每节终了时;f.每半时或每节时间终了或宣判犯规后,投篮的球在飞行中被某一队的队员合法触及时。
3、不叫死球。
关于防守等
1、A1持球向前跳起准备投篮,B2原地跳起防守,两人相撞。该判谁犯规?
答:三种处理方法:a、判A1带球撞人犯规;b、判B2阻挡犯规;c、不做宣判。具体处理方法应根据规则制定的垂直原则和处理身体接触的三项基本原则来判定。
2、A2打算从边线突破,B4防守时用臀部顶了一下A2结果A2连人带球出界。该怎么判?
答:判B4侵人犯规。
3、A1在3分线附近跳起投篮。B2上前防守,球出手后被B2撞倒。该怎么处理?
答:如果A1的脚未回到地面,B2是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A1犯规,罚则按规定处理。
关于争球等
1、关于争球的宣判?
答:双方球队各一名或数名球员在球场的任何位置上,用一手或双手紧紧握住球,任一队员均不能得到球时,裁判要立即判争球。并没有3秒钟的限制。
2、在三人制比赛中A1跳起投篮,B2上前防守,球接触B2的手后进入球篮。该球算谁进的?
答:A1进的。三人制比赛,进攻队员抢到篮板球后必须传到三分线外,重新组织进攻,不可以直接投篮。
3、A1接A2的传来的即将出界的球,由于A2的力量较大,当A1把球捞回来后,自己却冲到场外。之后,A1又迅速回到场内继续运球。可以吗?
答:按照规则第三七条规定,这属于队员出界。但执行这条规则时,临场裁判可根据场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为了鼓励队员在场上的积极拼抢精神,对A1的违犯行为可以不做宣判。
关于罚球等
1、罚球队员是否可以跳起投篮?
答:可以。但是在球进入球篮之前,罚球队员不可以接触限制区,否则罚球违例,球中无效,球权判给对方。所以在篮球比赛中大多数球员喜欢原地投篮。
2、A1在场内将一个将要出界的球捞回,球打在了一只脚踩在界外的B1身上弹出界外。该什么判?
答:判B1最后使球出界,由A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3、B1结束运球后,有意将球打到另一队员身上,然后接球再运。B1这样符合规则精神吗?
答: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要对B1提出警告,严重的当即就可判技术犯规。
关于投篮等
1、A1与B1在A队的前场跳球,A1直接将球拍进了球篮。这球算不算得分?
答:得分有效。
2、A1得到球后,将球往地上一砸,球弹起后落入球篮,这个算得分吗?
答: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投篮动作,如果球弹起后进入对方球篮算得分。
3、我第一次投篮“三不沾”。球落地前,我再次抢到球,然后继续运球、投篮。是否可以?
答;只要裁判确定你是在做投篮动作,那么你就可以再接触球,接到球后你可以继续传、运、投。
关于回场、盖帽等
1、B2在中场抢断对方传球,抢到球后,B2骑跨中线,该什么判?
答:如果在前场抢到球后骑跨中线,为球回后场违例:如果在后场抢到球后,B2骑跨中线,算球进入前场。
2、A1传球,A2在中场骑跨着线接球,应如何判?
答:如A1在前场,A2在中场骑跨中线接球,为球回后场违例。
3、A2跳投,B2上前封盖,封盖是
碰到了A2的手,但动作很小,结果A2持球落地,应如何判?
答:如果B2只是附带地接触A2的手,A2持球落地为带球走违例。
4、防守队员在盖帽时是否要等对方到最高点处才有效?
答:判断防守队员是否犯规,不是看对方的出手点,而是看有无不合理的身体接触。
篮球的阻挡犯规必须是进攻方要起三步上篮吗
篮球的阻挡犯规不是必须是进攻方要起三步上篮。
阻挡犯规:持球队员与防守持球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时,采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当的起动方法和非法的动作而造成错误的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侵人犯规。
持球队员必须预计到对方的防守,每当防守队员出现在他的面前并占据了合理的防守位置时,他必须随时控制好自己的身体,要么立即停步。要么立即改变移动方向,以避免与防守者发生身体接触。否则,此时一旦发生了身体接触并造成了侵人犯规,则由持球队员负责。
扩展资料:阻挡犯规情况:
如果持球队员,不顾防守队员已站好的合法防守位置,强行运球从防守队员面前通过时,用肩、肘冲撞了防守队员,就是持球队负担侵人犯规。
若运球队员用仅动作,使其肩或头部超过防守队员时,防守队员在调整其防守位置时,不得与进攻队员发生非法的身体接触,否则就是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如果运球队员用臀部顶撞已站好的防守位置的队员,或者运球队员运球到篮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倾斜起跳投篮,或者跳起投篮后冲撞了合法防守位置的队员,或者运球突分后冲撞了防守队员,这种犯了垂直原则的起跳方法与防守队员发生了非法的身体接触,都应判持球队员撞人犯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阻挡犯规打篮球五步上篮犯规吗
五步上篮属于违例。
是允许三步上篮,三步上篮是在篮球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出的合法的篮球技术动作。所谓三步就是上篮篮球出手前最后的三步,第一步就是持球点前那一步,第二步是持球点后的第一步,第三步是第二步完了再跨一步上篮。这就是所谓的标准的三步上篮。
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可用“一大、二小、三跳”六个字进行概括,既简明扼要,又便于记忆。以右手单手高手投篮为例,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即一大);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即二小);然后右腿屈膝上抬,同昱举球至头右侧上方,腾空后,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即三跳)。与此同时,两脚同时落地,“三步上篮”动作完成。
把“三步上篮”动作要领编成口诀,即“一大二小三高跳,提肘屈腕要记牢,身体凌空球出手,投篮碰板准又妙”,大家在初学时可以记一下,有助于把握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