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篮球资讯 > 新闻 > 全场篮球赛规则常识_(全场篮球赛规则是什么)

全场篮球赛规则常识_(全场篮球赛规则是什么)

作者:24直播网

半场篮球的一些基本规则

篮球比赛规则:

1、球成活球,当:

①跳球中,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

②罚球中,裁判员将球置于罚球队员可处理时。

③掷球入界中,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2、球成死球,当:

①任何投篮或罚球中篮时。

②球呈活球,裁判员鸣哨时。

③在一次罚球中球明显不会进入球篮,且该次罚球后接着有:

A、另一(多次)罚球时。

B、进一步的罚则(罚球和/或掷球入界)时。

④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或决胜期的比赛时间时。

⑤球呈活球,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

⑥投篮中飞行的球在下述情况后被任一队的队员触及时:

A、裁判员鸣哨。

B、每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结束。

C、24秒钟装置信号已响。

3、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球不成死球如中篮算得分,当:

①投篮的球在飞行,裁判员鸣哨或比赛计时钟或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

②罚球的球在飞行,裁判员因除罚球队员之外的任何规则违犯而鸣哨时。

③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并仍控制着球时发生对方队员犯规,并且他完成犯规发生前已开始的投篮连续运动。(规则修改:原"对方队员对他犯规"现修改为"发生对方队员犯规")

篮球基本规则:

1.比赛方法

一队五人,其中一人为队长,候补球员最多七人,但可依主办单位而增加人数。比赛分前、后场,每半场各 20分钟,中场休息 10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 5分钟,若 5分钟后比数仍相同,则再次进行 5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

2.得分种类

球投进篮框经裁判认可后,便算得分。 3分线内侧投入可得 2分;叁分线外侧投入可得 3分,罚球投进得 1分。

3进行方式

比赛开始由两队各推出一名跳球员至中央跳球区,由主审裁判抛球双方跳球,开始比赛。掷界外球。

4.选手替换

每次替换选手要在20秒内完成,替换次数则不限定。交换选手的时间选在有人犯规、争球、叫暂停等。裁判可暂时中止球赛的计时。

5.罚球

每名球员各有 4次被允许犯规的机会,第五次即犯满退场。且不能在同一场比赛中再度上场。罚球是在谁都不能阻挡、防守的情况下投篮,是做为对犯规队伍的处罚,给予另一队的机会。罚球要站在罚球线后,从裁判手中接过球后 5秒内要投篮。在投篮后,球触到篮框前均不能踩越罚球线。

6.违例

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脚踢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基本规则二:

30秒钟规则

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30秒钟内投篮出手(NBA比赛为24秒,全美大学体育联合会比赛中为35秒).

10秒钟规则

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10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

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NBA规则中为10秒).

3秒钟规则

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侵人犯规

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行为.

技术犯规

队员或教练员因表现恶劣而被判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取消比赛知识的犯规

球员做出的不体现运动员精神的犯规动作,比如打人.发生此类情况后,球员应立即被罚出场外.

队员5次犯规

无论是侵人犯规,还是技术犯规,一名球员犯规共5次(NBA规定为6次)必须离开球场,不得再进行比赛.

违例

既不属于侵人犯规,也不属于技术犯规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主要的违例行为是:非法运球;带球走;3秒违例;使球出界.

队员出界

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

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紧密盯防的选手

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NBA规则中无此规定).

球回后场

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篮球赛规则常识新手必懂

比赛时间:每场比赛分两个半时共4节,每节12分钟。加时赛为5分钟;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两半时之间休息15分钟。在第4节和加时赛之间和任何加时赛之间休息100秒;在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一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在第四节和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球队:比赛时,每队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不得少于5名;如果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而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该队员应留在场上,并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罚该队一次技术犯规。所有后来发生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照此处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一名队员受伤必须离场或被驱逐,他应由最后一名因6次侵人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每一次需要替换受伤或被驱逐的队员时,均应照此倒转的顺序处理。任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比赛开始:第一节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自跳球开始;第二节和第三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第四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获得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大家来帮忙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指导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一、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

(一)违例及其罚则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裁判员应根据下列基本原则来判断是否违例:

l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l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l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罚则是发生违例的队失去球权,由对方在最靠近违例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如果球进入球篮但投中无效,随之而来的掷界外球应在罚球线延长线界外处。

裁判员宣判程序:鸣笛并做停表手势~违例手势~新的进攻方向。

1运球违例(两次运球或非法运球)

运球的概念: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球在一手或双手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停止。不能翻腕运球(携带球),不能双手同时拍球,不能两次运球。漏接:运球开始或结束时,队员偶然地失去球,接着又恢复控制球。漏接不是运球。“三不碰”可以再次接触球。

2、持球移动违例(走步)

(1)中枢脚的确定

第一种类型: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原地接球),可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第二种类型: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第一种情况:队员接到球时一脚正触及地面,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如队员跳起原先触及地面的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第二种情况:队员接到球时双脚离开地面:A、双脚同时落地,任一脚都可作为中枢脚;B、两脚分先后落地,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C、一脚落地又跳起这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

(2)判定持球移动

确定中枢脚后,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可抬起中枢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队员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哪只脚都不能作为中枢脚时,如队员传球或投篮,可抬起一脚或双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如运球,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3、球回后场违例

(1)三个必备条件:A、控制球队才能出现球回后场;B、必须是控制球队使球从前场进入后场;C、必须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球。

(2)球回后场违例的几种情况:队员从前场跳起,在空中直接从中圈跳球中获得控制球,并一脚或双脚落回后场;队员在前场跳起于空中获球后落在后场;队员从后场起跳,在空中接住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后落在前场;队员骑跨中线时接前场来球等等。

(3)不算球回后场违例的情况:被防守队员断回后场的球,可以被双方任一球队重新获得;运球队员在中线附近由后场向前场做后转身运球,即使身体接触了前场地面但球运在后场地面上,继续向前运球;在前场投篮出手后球弹回后场。

4、球出界与掷界外球违例

当球触及界外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界线上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篮板的支柱或背面时即为球出界。

5、时间类的违例

(1)3秒违例:在比赛计时钟已经启动、某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不得停留超过连续3秒钟。队员在限制区内停留接近3秒时,可允许他向篮下运球投篮。连续投抢不受3秒规则限制。队员准备离开限制区时或当处于限制区内的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且球正在离手或已离手时不算3秒违例。

(2)5秒违例:罚球队员在裁判员递交球后5秒没有投篮出手;掷界外球的队员在裁判员递交球后或已将球放在他可处理球的地点后5秒没有将球掷入场内;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5秒内没有传、投、滚或运球时。

3)8秒违例:进攻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没有在8秒内使球进入前场。

(4)24秒违例: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内完成投篮。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构成一次投篮:

l 24秒装置鸣响之前球必须离手。

l球离手后在24秒钟装置鸣响前必须触及篮圈。

当在24秒接近结束时投篮,球已离手在空中飞行时24秒钟装置鸣响,如球进入球篮,此球为投中。如果球触及篮圈但未进入球篮,球仍是活球,没有违例发生并且比赛不中断应继续进行。

下列情况24秒从中断处连续计算:球出界仍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裁判员中止比赛以保护受伤队员。

6、干扰球违例

(1)在投篮的时候,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均不能触球。

(2)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球或球篮。

(3)当球触及篮圈时,攻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但可以触球。

进攻队员违例,投中无效;防守队员违例,球即使没中也要判攻方得分。

7、脚踢球与拳击球

故意踢球、用拳击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拦阻球为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球不算违例。

8、跳球----交替拥有

交替拥有规则是以掷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来使球进入比赛的方法。

在非每半时和决胜期开始的跳球情况中,双方球队将交替在最靠近出现下一次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在每半时或决胜期最初的跳球中未获得控制球的队应开始交替程序,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近出现下一次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当一名裁判员将球置于掷球入界队员可处理时,交替拥有程序开始,当传出的球触及一名界内队员或掷球入界队发生违例时结束。

(二)犯规及罚则

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身体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犯规可分为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

宣判程序:鸣笛并做停表手势~用手势表明犯规队员的号码、犯规性质及罚则。

罚则:由对方掷界外球;如犯规队每节全队累计达4次后,罚球2次;如被侵犯队员在做投篮动作,投中2分或3分,加罚一次;不中则罚2次或3次。

身体接触问题:

1、接触的概念(规则第七十三条)

2、判断身体接触的基本原则:

l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l运用“有利/无利”概念中的一致性,裁判员不应企图靠不必要的打断比赛的流畅来处罚附带的身体接触,况且这样的接触没有给有责任的队员利益,也未置他的对方队员于不利。

l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l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3、处理身体接触的原则:

l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量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l每个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l每一名跳起在空中的队员都有权落在自己起跳的位置,或落在起跳前未被对手占据的位置。

l从背后来的身体接触不是正常的篮球比赛动作。在背后的队员通常要对身体接触负责。

l发生了身体接触由造成身体接触的人负责。

规则对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若干规定:

1、合法的防守位置:双脚以正常跨立姿势着地;面对对手;两臂向上伸直,两脚间的距离与身高成比例。

2、防守控制球队员和不控制球的队员:

(1)不控制球的队员和任何防守他的对手必须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即都不能离对手太近。如果队员在上位时忽视了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并发生身体接触,他应对接触负责。

(2)在防守控制球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可置之不顾。

3、谁先到达某处,谁就有权通过:判断阻挡与撞人的主要依据。进攻队员头和肩部已越过对手并发生了接触,判防守阻挡;进攻队员以胸或肩撞在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对手的躯干部位,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4、队员的位置与球的关系:双方队员为抢球而发生身体接触,宣判犯规时必须考虑双方队员距球的位置。如队员从对方队员的旁边或后面位置上去抢球,而对方已占据有利位置,发生身体接触,前者负责;如双方面对面均处于有利位置,发生身体接触可不予考虑,除非队员用臂、肩、臀或腿将对方推离。

5、垂直原则:队员对直接在他们上面的空间拥有权力。防守队员不能将双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进攻队员垂直起跳和投篮;进攻队员不能斜着跳起而撞在处于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

6、腾空的队员:从场上某处跳起在空中的队员有权不受对方妨碍再落到原地点上,也可落在场上另外在起跳时没有被对手占据的地点和从起跳点至落地点之间的直通路径。当对手已跳起在空中后,队员不得移至对手的路径上。

7、手测:当对手位于某队员的视野之外时,偶尔的触及是合法的。

8、合法掩护与非法掩护:掩护对手的队员在掩护时两脚着地未移动为合法掩护;掩护对手的队员在移动中进行掩护并与被掩护的队员发生身体接触为非法掩护。

几种特定犯规及其罚则:

1、技术犯规:队员或教练员及随队人员违反规则,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有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技术犯规。技术犯规不包含身体接触。

罚则:竞赛中队员的技术犯规判给1次罚球和在中场掷界外球;竞赛休息期间所有人员的技术犯规均判给两次罚球;竞赛中球队席上的人员技术犯规,判给两罚一掷。

2、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依裁判员的判断,使用超出规则的精神和意图及不合理的动作进行比赛而造成的侵人犯规。裁判员应依据下列原则来判定:

l如果一个队员不是以打球为目的而发生身体接触。

l如果一个队员以打球为目的,但造成过度的身体接触。

l如一名队员拉、打、踢或故意地推对方。

3、取消竞赛资格的犯规:任何技术犯规、侵人犯规十分恶劣的不道德行为。罚则为:两罚一掷。

4、双方犯规:双方队员同时犯规。比赛应以下列方式重新开始:

l如双方犯规发生时,球投中有效,则由投中队对方在端线掷界外球。

l双方犯规发生时若一队控制球或被判给球权,则由该队在离犯规发生最近处掷界外球。

l若双方均未控制球或未判给球权,则进行交替拥有。

5、特殊情况下的犯规:几乎同时发生多起犯规,在此情况下的处理原则:登记犯规;罚则相同相互抵消跳球;必须分出犯规的先后次序,按次序进行罚球;后面如有新的罚则,前面罚则中的掷界外球权将被取消。

6、打架:在打架时,任何坐席人员离开球队席区域的界限应被取消竞赛资格,并登记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按教练员技术犯规进行处罚。

二、篮球竞赛裁判法

(一)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1、裁判员的组成:主裁判员、副裁判员、记录员、助理记录员、24秒计时员各1名。

2、主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l检查和认可所有用于比赛的器材。

l指定正式比赛计时钟、24秒钟装置、秒表,并确认记录台人员。

l在每节和决胜期的开始在中圈执行跳球。

1在必要时有权停止比赛。

l当球队经裁判员通知后如拒绝出场比赛或阻挠比赛进行时,裁判员有权宣布该队弃权。

l在第2节、第4节和任何决胜期结束时,仔细核对记录表;或必要时核准比分。

l在任何必要时或裁判员之间意见不一致时作最后决定。

l有权决定规则所未提及到的事项。

l竞赛开始前20min到达场开始行使权力,竞赛时间终了时权力结束。

(二)竞赛前的准备工作

1、开好准备会

2、做好准备活动

3、赛前准备:竞赛开始前20分钟进入场地,与记录台取得联系,检查竞赛设备,选择竞赛用球,观察球队练习情况,主裁判员宣布离竞赛开始还有3分钟。

(三)临场裁判员的名称及分工与配合

1、名称:执行裁判与配合裁判;前导裁判与追踪裁判。

2、两裁判员的工作原则:监控原则;捅进原则;寻找缝隙原则;保持移动原则。

3、追踪裁判员的主要职责

l 2分投篮和3分试投。

l若某一队员投篮,球离手前,是否该节时间已到或发生了24秒违例。

l篮圈水平面以上发生的情况,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

l篮板球情况,特别注意外线队员。

l有球和无球掩护。

l用手触摸对方。

l低策应区,特别是弱侧。

l不在前导裁判员附近的犯规。

l带球走违例,接近前导裁判员及靠近球篮。

l 24秒钟装置。

l当球不在其主要职责区域内时覆盖无球区域。

l自己左侧的边线及中场线、球回后场。

l 8秒违例。

4、前导裁判员的主要职责

l篮下发生的的情况。

l中锋策应情况。

l整个限制区内的活动。

l掩护(绝大部分无球掩护)。

l抢篮板球情况(抢篮板时推人)。

l接近球篮的投篮情况。

l自己左侧的边线及端线。

5、临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

(1)比赛开始时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

主裁判:鸣笛通知离比赛开始还有1分钟;与副裁判联系;进入圆圈抛球(不衔哨,抛球后不动,成为追踪裁判)。

副裁判:两脚骑跨中线站立(衔哨,做开表手势);与主裁判和记录台联系;观察违例及犯规;担任前导裁判。

(2)跳球时的分工与配合:中圈跳球与两个罚球圈跳球时的两种跑动路线一至。竞赛中宣判争球,应在宣判后换完位,由面对记录台的裁判员担任执行裁判。配合裁判总是担任前导裁判。

(3)半场的区域分工后配合:

l前导裁判负责的区域:4、5区及队员在6区向篮下切入时;

l追踪裁判负责的区域:1、2、3、5、6区

l 5区为共管区;

当球在追踪裁判的区域时,由追踪裁判负责观察球及球周围的情况,前导裁判观察无球区及3秒违例;当球在前导裁判的区域时,由前导裁判负责观察球及球周围的情况,追踪裁判观察无球区及3秒违例;当球在共管区时,两人共同观察。

裁判员的移动:追踪裁判的移动,向下不应超过罚球线的处长线,向前不应超过三分线,向内不应超过球场的中枢线,宣判时的距离应为3~5米;前导裁判的移动是沿着底线,面向球场迎着进攻方向,从他左侧的3分线至右侧的限制区底角。

裁判员的位置:位置选择的原则,看到攻守队员之间的缝隙和球周围的情况,两裁判员的视线始终“夹”着球和10名队员。

全场进攻时的移动:前导裁判员进攻方向的右侧跑在球的前面;追踪裁判员跟在进攻方向的左后方距球3~5米。

(4)裁判员所负责的线与掷界外球时的配合:

裁判员所负责的线:前导裁判员负责进攻方向右侧边线与前场的端线;追踪裁判员负责左侧边线与中线。

各种位置上掷界外球的配合:

后场掷界外球时,追踪裁判担任执行裁判;前场掷界外球时,只有在前场右侧边线从罚球线的延长线至端线的距离内和端线外掷界外球时,由前导裁判担任执行裁判,其余均由追踪裁判执行。

(5)投篮时的分工与配合:

当投篮的球在空中时,追踪裁判应负责观察球的飞行、攻守双方有无干扰球违例、球是否中篮;前导裁判负责观察篮下队员的肩部以下动作、有无犯规。在4区出现3分投篮时和快攻中出现3分投篮,前导裁判负责做出3分预投手势(协助追踪裁判)。

(6)宣判犯规时的配合:

当一名裁判员宣判犯规后,另一裁判员不要急于捡球,应先观察场上队员的行动并协助宣判裁判记住犯规队员号码及投篮的球是否中篮,然后再去拿球。

(7)罚球时的分工与配合:

执行裁判:进入罚球区,用手势表明罚球的次数;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退出罚球区做罚球次数的手势并默计5秒;观察罚球队员违例、中篮、干扰球等。

配合裁判:负责第2次罚球;负责观察限制区两侧队员的违例与犯规。

(8)暂停时的分工与配合:

暂停时,由靠近记录台的裁判员担任执行裁判。配合裁判持球站在暂停后竞赛重新开始的地点;如果暂停后需要罚球或跳球,应站在罚球区和应该跳球的圆圈内。

(9)宣判的程序:

宣判违例的程序:鸣笛并做出停表手势~违例类型手势~新的进攻方向(球出界直接指向新的进攻方向)。

宣判犯规的程序:鸣笛并做出停表手势(另一手臂和手掌斜下方伸出,掌心向下指向犯规队员腹部以下)~投篮有效无效手势(如属控制球队员犯规,迅速做出控制球队犯规手势)~向记录台宣告(投篮有效无效手势~犯规队员号码~犯规性质~新的进攻方向和罚则(控制球队犯规手势)。

宣判犯规、争球后裁判员换位的方法:宣判争球与犯规后两裁判员应互换位置,换位时沿右侧进行移动。跳球时,由换位后面向记录台的裁判员执行跳球;罚球时,由换位后的追踪裁判执行罚球。

(10)每半时终了和决胜期的分工与配合

追踪裁判重点观察场的投篮情况和投篮时有无犯规;前导裁判注意观察计时钟的时间。

(四)竞赛结束后的工作

主裁判审查记录表,副裁判、主裁判依次签字,裁判员的权力即告结束。

四、篮球竞赛的记录台工作

记录台人员包括记录员、助理记录员、计时员、24秒计时员各一人。

(一)计时员的工作方法

1、开动竞赛计时钟;

l在跳球时球被跳球者合法拍击。

l罚球不成功且球继续是活球,球触及场上一名队员。

l掷界外球球触及了一名场内队员。

2、停止竞赛计时钟;

l在一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终了。

l当球是活球时一名裁判员鸣哨。

l当球是活球时24秒钟装置信号响。

l某队已请求暂停,对方队投篮得分。

l在第四节或任何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投篮得分。

(二)24秒计时员的工作方法

1、开动24秒装置。一旦队员在场上获得控制活球时,就启动或重新启动24秒钟装置。

2、停止24秒装置。一旦出现下列情况就停止或重新设置24秒钟装置:

1当因犯规、跳球或违例裁判员鸣哨时,但不包括球出界判给原控制球队员掷界外球。

l投篮球进入球篮。

l投篮球触及篮圈。

l由于控制球队对方的某些行动使比赛停止。

3、24秒连续计算。当原控制球的同一队由于如下的结果被判给掷界外球时,停止但不重新设置24秒钟装置:

l球出界

l双方犯规

l任何因控制球队的原因引起的比赛停止

(三)记录员的工作方法

1、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1)赛前应填写的部分;

(2)暂停的记录方法;

(3)犯规的记录方法;

(4)累积分的记录方法;

(5)每节结束时的记录方法

(6)竞赛结束后的记录方法。

2、宣告工作

(1)暂停的时机

1)球成死球并停止竞赛计时钟时以及裁判员与记录台联系报告完犯规或违例之后;2)对方投篮得分,在对方投篮之前或之后要求了暂停;3)罚球中间发生犯规,在执行新罚则发球未进入竞赛状态时。

在正规的比赛时间内,每队可准予5次暂停。上半时的任何时间可准予2次暂停,下半时的任何时间可准予3次暂停,在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可准予1次暂停。未用过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一个半时或决胜期。

(2)换人的时机

1)某队请求暂停被允许后;2)宣判了犯规或争球后;3)违例后只有掷界外球的非违例队可要求替换队员;4)最未一次罚球成功后,只有罚球队员可以被替换;5)在比赛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或任何决胜期中对方投中得分而本方已请求替换时。

(四)助理记录员的工作方法

助理记录员坐在记录员旁边并协助其工作。他的职责是操作记录板装置以使实际得分、队员及两队犯规次数与记录表保持一致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