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足给哪个国家的足球队员踢破蛋子了
继国奥小组出局之后,中国玫瑰也被日本女足截杀在四强门外。女足输得合理,也输得及时。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还得感谢日本,感谢日本扯下了中国足协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不让女足的虚幻成绩成为他们的挡箭牌。
现在,中国足球是输了个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回想足协一度信誓旦旦的“男足前四、女足夺牌”的目标,令人齿冷……
中国足球,你还不问责吗?!
谢亚龙上任三年来,却更换了8名国字号球队教练,这在世界足坛恐怕也是一个“奇迹”,而中国足球在频繁的人事漩涡中并未取得实质进步,依然豪赌世界杯奥运会、青少年足球被一再忽略、聘请的外籍教练都是廉价货色、完全没有长远规划……
最直接的证据明摆着:亚洲杯之后拿下朱广沪,随后上任的塞尔维亚人福拉多很快就变成国奥主帅杜伊的傀儡,身兼两职的杜伊在临近世界杯时也几乎丢掉了指挥权,因为凌驾其上的还有中方队委会。在奥运备战关键阶段的巨大动荡终于让国奥输掉了期待4年的比赛,甚至,他们输掉了未来。
女足的遭遇也好不到哪里,多曼斯基为远离政治斗争而远离了中国足球,伊丽莎白接手以后带来更深的混乱,老帅商瑞华的挺身而出虽然及时止住了颓势,但老商是人不是神,能将一支混乱的球队带入八强已属奇迹,而输给日本不过是4个月前人事更迭、斗争频频的必然结果。
究竟谁来为中国足协低劣的行政能力埋单?谁来为这两支耗费了大量纳税人的血汗钱、苦苦经营四年的球队负责?
2006年意大利足坛爆出“电话门”(打假球)丑闻,足协主席立马引咎辞职,同年,因为埃里克森上了小报记者的圈套,英足总也赶紧交出辞职信。但在中国,1994年开展职业联赛以来的历次惨败、换帅、内乱统统只与球员、教练、俱乐部有关,却唯独与足协无关;无论各级国字号球队输得多惨多难看多丢脸,身为中国足球最高领导的足协官员们却超然物外、依然故我。
以行政权力掌控了巨大市场资源的中国足协在获得体制内外的双重保障之后,他们所领导的项目成绩却与其所享用的资源严重背离,所耗费的巨大投入得到的低级产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当历任国字号教练都手握一份成绩合同,足协官员难道从来不需要签订任何的军令状吗?
国足属于国家的哪种单位,它的工资是谁发的
国足算不是铁饭碗。国家也不给他们发工资。有球票收入,转播版权和广告收入,地方政府的奖金或补贴。
国足是临时存在足球运动队,当有比赛任务时,主教练会根据近期所有足球运动队员在各俱乐部中比赛情况而圈定约40名优秀的进行集训,再根据集训的情况留下23名队员组成国家队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就会解散。
再有比赛在重组建,上一次入选的,近期表现不好就会落选,如果有新涌现的就会入选。所以那些高喊好支持解散国足重新组建的本身就是没关注过男足的群体,因为国家队一直这么进行。他们不仅在国家队时间短,而且在国家队没有国定收入,也就是集训期间每天有一些训练费,伙食免费,住宿免费。
有比赛的话会有赢球奖励,多少看比赛性质,看对手强弱,胜了也没千八百的。因为奖金高的比赛胜不了啊,其实任何比赛的赢球奖都不会很高。
所以国脚在国家队的收入,铁打的主力从不缺席的,一年也超不过5万,这还是使劲多说的。或这么说吧,就是国家队非国脚的男子球员一年从国家拿到的收入为零,还要向国家交个人所得税。
每一期国家队集训,大名单不过40人,最后能留下的23人。中国职业球员,仅仅中超中甲中乙一线队员总人数就远超过1000了,这些人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的。这部分的收入,男足队员和女足队员是基本一致的。
收入来源
1、球票收入
中国球迷虽然被这帮球员伤透了心,但架不住中国球迷基数超大,他们构成了中超联赛的观众基础。球票自然转化为球员工资的一部分,可以算是保底收入吧。
2、转播版权和广告收入
中超的转播版权以及场内广告收入可以让所有球队参与分红,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消费力的提高,这方面收入每年都会大幅增长,球队分红越多,自然球员工资也水涨船高。
3、地方政府的奖金或补贴
知名球队的影响力会扩大所在城市的影响力,因此很多地方政府会拿出重奖予以奖励,这部分钱多则数千万,少则也能几百万。这部分钱是纳税人的辛苦钱,希望相关单位谨慎使用。
当然光是以上的收入来源是无法支撑起最贵中超和球员的天价年薪,国足球员收入的真正大头是球队背后的老板。如果球员所在球队的老板是超级富豪,那就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