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脚大户,恒大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培养了多少国脚
恒大至今还没有为国足培养出国脚,队内的国脚都是后转过来的。
地产和足球两开花的恒大名气越来越大,在地产业获得品牌价值奖之后的几年又进入了世界500强,可谓顺风顺水,在足球事业上也没有放松,在2012年的时候和皇马组成了好搭档成立了自己的足球学校,两年之后马爸爸看中了这支球队的潜力,成为了球队的半个主人,恒大球队无论在财力还是在实力上在国内已经无人能及,而恒大的球员们在赛场上也没有让高层和球迷失望,在2013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了中超冠军。
恒大青训自从成立以来已经为国家输送了不少球员,但是能够达到国脚级别的只有女足的张琳艳。要知道培养一个国脚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需要运动员自己有天赋并且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球队的高层有相对的管理经验,更需要教练能够按照每位球员的特长和优势开展训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看看国外那些接连拿到名次的球队无一不是经历了多年的蜕变和发展才到达今天的地步的,恒大和他们比起来还是太年轻了,而那些带领球队走上荣誉巅峰的巨星们也都是辗转多个球队之后才慢慢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刚开始的青涩逐步变成了球场上经验丰富的老将。
虽然恒大还没有为男足培养出国脚,但是这并不妨碍球队实力阵容的强大。被卡纳瓦罗点名表扬的严鼎皓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球员,曾在梅斯队接受过高强度训练的他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比赛严谨的态度,同样喝过洋墨水的韦世豪依靠着脚下细腻的功夫和速度在赛场上的表现亦是不俗,陈国航虽然个子不高,但是突破和进攻能力强悍。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足球国脚
1951年
教练:李凤楼
队员:徐福生、高秀清、邢桂福、陈复赉、庄文权、姜杰祥、陈成达、钱允庆、方纫秋、何家统、郑德耀、张杰、张邦伦、曹桂明、邵先凯、李朝贵、史万春、年维泗、王礼宾、郭鸿宾、王政文、王寿先、金秉奎、丛安庆、李逢春、崔曾石、金龙湖、孙福成、肖子文、高保正。
注:1951年12月全国足球比赛大会评选出上述30名优秀队员,成为建国初期国家队的班底。
1952年
教练员:李凤楼
队员:张邦伦、何家统、王礼斌、王政文、陈成达、李逢春、丛安庆、张杰、郭鸿斌、金龙湖、李朝贵、方纫秋、孙福成、郑德耀。
注:上述球员参加了当年的奥运会及其他出访比赛。
1956年
指导:柯轮
队员:张俊秀、徐福生、谢鸿钧、王克斌、丛安庆、朴万福、张京天、陈成达、王立惟、王陆、孙福成、方纫秋、史万春、年维泗、张宏根、丛者余、陈家亮、孙保荣、成文宽、崔曾石、王德发。
注:上述球员参加了当年的奥运会预选赛,并出访印度、缅甸和苏联。
领队:王柏青
教练员:邵先凯、薛吉林
队员:曾雪麟、任文根、刘国斌、严德俊、邓雪昌、王金丰、金智荣、高德森、李元魁、崔泰焕、刘荫培、孙连章、张水浩、陈山虎、孙元云、袁道伦、苏永舜、袁吉发、徐同华。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的名义参加了中、朝、越三国足球赛。
1957年
领队:黄中
副领队:黄烈
教练:戴麟经,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
队员:张俊秀、黄肇文、陈复赉、高筠时、王德发、王克斌、姜杰祥、朴万福、周兴、王锡文、张京天、年维泗、哈増光、张宏根、方纫秋、王陆、邢桂福、孙福成。
注:上述球员参加了当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并出访缅甸。
1959年
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陈复赉
队员:张俊秀、徐福生、孙宝荣、王克斌、张京天、丛者余、陈家亮、张宏根、年维泗、方纫秋、孙福成、高筠时、孙玉明、任彬、王锡文、冼迪雄、邢桂福、李恒益、胡凤山。
注:上述队员出访了罗马尼亚、苏联,并参加中、苏、匈三国对抗赛。
领队:鲁挺
教练员:陈复赉
队员:黄肇文、曾雪麟、孙玉明、高筠时、姜杰祥、李享运、王新生、王锡文、任彬、翁传龙、哈增光、潘培根、盛金荣、周兴、崔培吉、邢桂福、李松风、冼迪雄。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中、朝、越三国对抗赛。
1960年
领队:韩复东
副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陈复赉
队员:张俊秀、桑廷良、孙玉明、孙宝荣、李恒益、高筠时、王克斌、高丰文、张京天、任彬、丛者余、陈家亮、张宏根、周兴、孙云山、冼迪雄、孙元云。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中、朝、越、蒙四国联赛。
1963年
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任彬
队员:桑廷良、张业福、孙玉明、高丰文、梁德成、王克斌、张京天、陈家根、冼迪雄、张均浪、张志诚、张宏根、孙云山、陈家亮、李学浚、孙元云、孙宝荣、李恒益。
注:上述队员参加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
1965年
领队:袁玉亭
主教练:曾雪麟
队员:张业福、韩孝忠、李杭勤、宋恩牧、邓雪昌、魏锦义、杨秉正、陈少铭、李长俭、崔光礼、张亚男、李家舫、霍同程、孙霞丰、李学浚、沈福儒、韩武、李抗。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亚洲地区新兴力量足球比赛。
1966年
队员:桑廷良、胡之刚、王建华、唐凤翔、徐根宝、许奎武、高丰文、戚务生、李文龙、李国宁、刘庆泉、崔光礼、王后军、张中威、陈家根、胡登辉、许京秀、金正民、王积连。
注:上述队员参加了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
中国六十年代国脚名单
六十年代:
1960年
领队:韩复东
副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陈复赉
队员:张俊秀、桑廷良、孙玉明、孙宝荣、李恒益、高筠时、王克斌、高丰文、张京天、任彬、丛者余、陈家亮、张宏根、周兴、孙云山、冼迪雄、孙元云。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中、朝、越、蒙四国联赛。
1963年
领队:柯轮
教练员:陈成达、任彬
队员:桑廷良、张业福、孙玉明、高丰文、梁德成、王克斌、张京天、陈家根、冼迪雄、张均浪、张志诚、张宏根、孙云山、陈家亮、李学浚、孙元云、孙宝荣、李恒益。
注:上述队员参加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
1965年
领队:袁玉亭
主教练:曾雪麟
队员:张业福、韩孝忠、李杭勤、宋恩牧、邓雪昌、魏锦义、杨秉正、陈少铭、李长俭、崔光礼、张亚男、李家舫、霍同程、孙霞丰、李学浚、沈福儒、韩武、李抗。
注:上述队员以中国队名义参加了亚洲地区新兴力量足球比赛。
1966年
队员:桑廷良、胡之刚、王建华、唐凤翔、徐根宝、许奎武、高丰文、戚务生、李文龙、李国宁、刘庆泉、崔光礼、王后军、张中威、陈家根、胡登辉、许京秀、金正民、王积连。
注:上述队员参加了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
1967-1970年无
因“文革”,中国队未组队参加任何公开比赛。
亚洲杯国脚都是哪些省份球员
最近足协传出各队要改名的消息,包括恒大在内的8冠王似乎也要进行改名。广东足球一直很有底蕴,几十年前更是全国的老牌强队,甚至在80年代还出现过国家队半数成员均来自广东的壮举。这里来看下5位广东的杰出国脚,个个水平一流,可完爆今天国脚。
广东足坛杰出国脚之5:彭伟国
1994年,甲A兴起,广州太阳神踢得顺风顺水,并拿到联赛第2。那会儿球队头号射手“胡椒”凭17球夺下甲A金靴奖,不过他的进球大部分功劳归于中核彭伟国的喂饼。用今天眼光来看,老彭似乎身体也不够硬,但别人基本功扎实,尤其技术一流。1994亚运会,国足能打到决赛,彭伟国贡献不小。他属于典型的南派技术流球员。
广东足坛杰出国脚之4:陈熙荣
以前的广东与国家队有著名的“陈容组合”。容志行就不用多介绍了,广东足球的第1人,而他的搭档就是陈熙荣。1976年,老陈就入选了国足,曾代表广东夺冠1979年甲级赛。1982世预赛,老陈也是国足的中场大将,他与容志行遥相呼应,盘活了中场。1982世预赛,国足一度打到了附加赛,可惜饮恨输给了新西兰。陈熙荣放今天也算一流水平了。
广东足坛杰出国脚之3:赵达裕
1982年,广州选了位只有1.60米的矮个子进了足球队。谁也没想到,这个小个子后来竟1球秒了世界冠军阿根廷。相信大家已知道这人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有名的“矮脚虎”赵达裕。他在国足有着非常高的进球效率:29战轰19球。1984年,尼赫鲁杯,国足遇到了只却老马的阿根廷,但老赵一上场就打进了1球,最后助中国小胜对手。虽然他放今天大概率会因身高问题进不了国家队,但其技术碾压今天国脚。
广东足坛杰出国脚之2:古广明
在80年代,提起“泥鳅”或“古仔”的话,相信没有哪个不知道。古广明,身高1米69,奔跑如飞,被人叫做“中国第1边锋”。他参加了1982、1986这2次世预赛,基本上都是国足的主力前锋了。1985年,表现出色的古广明被亚足联评进了“全明星阵容”。1987—1993年,古仔留洋于德国的乙级球队姆施塔特,也有精彩表现。
广东足坛杰出国脚之1:容志行
环顾整个广东足球的历史来看,容志行一直是他们的NO.1。1972—1982年,他一直在国足效力,可任前锋、中场这些位置。他脚法一流,射门十分精准,传球也很到位,任意球技术出色,甚至可凭角球破门。1982世预赛,中国距打进世界杯只差半步。当年国足杀进了亚大地区的决赛,并与新、科、沙3强同组。新西兰头号前锋在不莱梅踢球,而科威特是80亚洲杯冠军,沙特也不是弱旅。但国足却2胜沙特、3球虐了科威特,以3胜1平2负积7分(那时赢1场2分)排第2。可惜沙特0:5有意惨败给了新西兰,最后本稳出线的国足在附加赛1:2新队,最后没去西班牙。容志行就是那时国足的灵魂中核。彭、陈、赵、古、容都是广东足球有名的杰出国脚,个个出色,放今天绝对可算国家队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