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车市影响有多大
2020年以一场“战疫”行动开局。
在疫情导致开工延迟、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须的公共场所一律关停的情况下,大家不禁要问: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到底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多大的影响?
很多人会把此次的疫情影响跟2003年做对比,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外界环境已经大不同。0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增量市场,汽车销量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仍然处于正增长,获得了35%的增长。当时的分析指出,03年的疫情让部分国民发现,疫情时挤地铁、公交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私家车更安全、便捷,在汽车行业正增长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决定购车。中国汽车行业,目前已连跌两年,大部分人的认知是中国汽车行业增量市场已经见顶,在这种大环境下,今年汽车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接下来,将对疫情下车市的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做一个剖析。
●?生产端
疫情影响下,整个汽车行业供给短期承受较大压力,整车厂主要受到工人返工延后(根据各区疫情严重程度推迟不一)影响,其中湖北省内整车厂受影响幅度大于全国其他地区;零部件厂主要受到工人返工延后、下游开工延后双重影响,其中生产区域单一且在严重疫情区、重人力的零部件企业受影响幅度更大;湖北省内汽车产能占全国汽车总产能15%左右,集中为法系(神龙)、日系(东风本田/雷诺/日产)、美系(上汽通用);湖北省内零部件集中在内外饰(座椅、车灯是典型),基本无核心垄断零部件。
2020年,车市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局。1月前18天,国内乘用车市批发量同比上涨4.59%,零售量同比上涨10.81%。由于春节假期位于1月最后一周,如果不是疫情导致延迟开工,2月应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月。但随着各大车企至少将开工时间推迟至2月10日之后,意味着整月将损失近50%的汽车产能。在车市下滑的情况下,生产大于需求,对于各大主机厂来说,也是消化了库存,只要后期产能跟上,供需矛盾相对较小。
根据统计大多数车企返工推迟1周-1.5周区间,给予行业整体推迟9天返工假设,2020Q1一共有91天,测算延后生产的天数占2020Q1约10%,考虑每日平滑生产,则2020Q1收入端影响10%左右,2020年全年收入端影响在2.5%左右。而利润端在收入端减少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和员工薪酬的成本,也会有一定比例的下降。
●?流通端
2019年车市的一大关键词是“去库存”,至2019年12月,车市库存降至全年最低的1.33。分类来看,豪华/进口品牌、合资品牌、本土品牌在去年12月后的库存系数分别为1.11、1.18、1.61,其中库存最高的车企为1.75。也就是说,按照正常销售节奏,经销商普遍库存大约可以维持不到2个月,部分库存较低的日系车企可能在1个月内。
威尔森(智能决策平台):目前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很有可能同比下降50%以上;而第二季度的四月仍然受疫情影响,同比降幅也大概率超过10%。疫情导致2020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受挫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果想追回2020年预期的销量,从市场需求出发,企业把握好调整的节奏,或许仍有机会。在疫情之下,传统的客流量及成交量下降,汽车团购会和一些营销的活动也无法开展,这会导致经销商端销量的进一步降低。没有销量就意味着没有现金流,就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若贷不到款、资金周转不开,短时间内就可能支撑不下去。
“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可谓雪上加霜。”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说。为了缓解经销商经营压力,多家汽车厂商开始发布“暖心政策”。如沃尔沃成为首个宣布疫情期间免除经销商销量考核任务的车企,与此同时,考虑到经销商人员的收入可能会疫情影响,为减轻经销商财务压力,沃尔沃直接对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对人员补贴。同时沃尔沃还与银行磋商,降低部分经销商的到期还款风险,加强近期的线上营销投入和支持等。同时,奥迪、东风悦达起亚、一汽奔腾等厂商也调整了针对疫情等相关政策,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
●?消费端
目前最不确定因素在消费端,核心是购买力。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导致部分居民的节后生产经营性购车放缓。正面的影响是私车购买热情提升,原来指望网约车解决出行的想法被动摇。
在复购与首购基本持平,甚至复购超过首购的2020年,这种刺激性拉动主要出现在首购比例较高的三线以下城市,但是这些小镇青年、小镇大叔,都是指着春节过年回来挣上一笔。现在没人出来消费,收入很受影响,不破产就算很好看,购买能力与首购动力两相抵消,消费需求在中短期内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以目前普遍额外停产10-15天的情况来看,厂商和经销商的供需是同时冻结的短期平衡,疫情结束后三线以下首购消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前疫情所造成的的“停摆”损失,相比由此带来的消费预期和购买力变化而言,微不足道。一旦疫情解除,在政策的帮助下,伴随着消费预期和购买力的逐渐恢复,中国的汽车市场依旧会沿着之前的市场惯性加速调整。
疫情能改变的,只是当下车市的发展节奏,而不是未来车市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仍会按照已初步形成的新格局继续前进。从业者应更有信心,看到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大变革中,调整好方向,加速内部变革,强化产品优势和体系竞争力,迎接更多的更多商业机会和全新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国为什么不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呢
美国是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是为什么美国人不重视新冠疫情呢?
首先,这可能与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有关。一开始,美国政府对疫情的反应相对较慢,导致疫情迅速扩散。而后政府推出的措施也缺乏一致性和立即性,例如在州与州之间的限制措施上存在分歧。这些措施的执行也存在问题,一些地方缺乏详细的指导,并且没有足够的监督和执行力度。这种政府对疫情的措施不力让一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太过担心,从而产生轻视疫情的心态。
其次,美国强调个体自由。从可以合法购买枪支到可以选择是否参加医疗保险,美国强调个体自由,而这个自由意味着对政府干涉的反感。一些人可能认为政府限制他们的行动空间是违反他们的自由权利的,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或他人。
最后,虚假信息的泛滥也让人们对疫情产生怀疑。社交媒体被证明是传播虚假信息的热点,一些人相信疫情不过是政治阴谋,或者疫苗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这种虚假信息让一些人变得麻木,他们不再信任任何疫情相关的信息。
总之,美国人对新冠疫情的态度反映了政府的应对能力、个体自由以及虚假信息泛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轻视疫情的态度成本高昂,迄今已有数十万人失去生命,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仍然应该高度警觉并尽力遵守相关安全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是不是被刻意隐瞒了
现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个国家的人民也是谈到疫情而色变。如果有发现被新冠病毒的感染者,各国家也都会采取隔离治疗的方式。避免新冠病毒的传播。所以有些脑洞大开的人士可能会想到,是不是有些国家为了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而将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进行处决呢?这种方法虽然违背天理人伦,但是看起来即高速、又高效。
在2018年韩国曾经上映过一部电影叫《传染病》,在这部电影里就有一个桥段,某一种不知名的传染病肆虐韩国某城,一时之间无药可治。政府为了阻止传染病的迅速蔓延,将整个城市街道社区进行封闭,并将患有传染病的人进行集体处决用此方法来阻断传播源。但是这毕竟只是电影中的桥段。在新冠病毒全球传播的一年多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对待过自己的人民。
之前有传朝鲜曾经枪毙过一名新冠患者,当时是2020年2月底的事,有新闻报道截图指出了朝鲜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播报了新冠肺炎的消息,画面字幕上显示主持人说的是朝鲜确诊一例,枪毙一例,瞬间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当时的实际情况为,亚洲地区朝鲜是没有确诊病例的,这个所谓的枪毙也是有些媒体抹黑朝鲜报道的,并不是真实的事情。虽然目前朝鲜没有确诊患者,但是他们的防疫工作并没有因此就松懈下来。因为是他们早在2020年1月底的时候就出台规定禁止外国游客入境的措施,所以从一开始就把疫情传播的途径个挡住了,这才疫情期间0确诊的原因。
冠病毒席卷全球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现在的对于病毒方法就是要团结一致,共抗病毒,共克时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是息息相关联系在一起的。
补充资料:
关于新冠肺炎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支付政策。(皖医保秘〔2020〕12号文件规定)
(1)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仅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对于普通发热或者感冒患者到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和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仍然按照原来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医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2)由财政资金支付、社会捐赠或统一调拨的防护用品,不得收费,也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3)确诊和疑似病例以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且上报后得到省级有关部门确认的为准,各定点医疗机构不得随意扩大疑似和确诊病例范围。
(4)对于确诊和疑似病例患者个人支付部分按照财政兜底的原则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向患者收取费用。对于非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患者,不得单列和加收防护用品费用以及包含在原医疗服务项目内含有的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