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新闻 > 国足抗韩成功_(中国足球抗韩英雄)

国足抗韩成功_(中国足球抗韩英雄)

作者:24直播网

抗韩中年人都有哪些套路上过英雄联盟比赛

1皇子加里奥体系

这个是最近的一个体系了。加里奥刚改版属于能出AP也能出肉的设定,但是在比赛中一般选择出肉,容错率会更高,而且输出和清线能力都很好。加里奥的大招属于群控,用于打团和支援的神技,配合进场能力极强的皇子非常适合打出完美combo。

2大嘴璐璐香炉体系

大嘴璐璐体系虽然不是中年人最先发明的,但是大嘴在改版一秒五喷之后他们改进了香炉体系,尤其是今年香炉加强之后,应该说今年S7盛行的香炉体系,他们也有一定的贡献。

3凯南慎

这个在S5被FNC使用,打爆了EDG的下路。

4螃蟹牛头

螃蟹在改版之前是走半肉路线的,那时候的螃蟹的大招是可以减伤50%的,配合牛头的骑士之誓,自己的布甲鞋死亡之舞幻影之舞,减伤超强,那一局对面EZ打到身上基本不掉血。

5科加斯璐璐

这个是科加斯改版之后,大招叠层数无上限。通过璐璐的大招增加血量,大招的伤害更高。今年流行的上单科加斯主要是通过石像鬼板甲增加血量,他们是最早研发增加血量上限这种套路的。

6女枪卢锡安

女枪辅助是S6ROX的套路,在那场足以载入史册的BO5中,把后来的总冠军SKT按在地上摩擦。这个套路完美克制了主流的婕拉辅助,而且一套AOE的伤害可以灌死脆皮。

7铁男

S5铁男改版的一段时间内强的无敌,中年人也是最早发现这个套路的,结果S5的LGD没有重视,并且头铁放给对面,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直到现在都没有再起来。S4的冠军AD IMP自此沉寂下去。

武汉娃刘国正:狂救7个赛点成抗韩英雄,娶小9岁张怡宁的师妹

提到乒乓球队的教练,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国梁。从运动员到教练,刘国梁为我们国家的乒乓球界赢得了太多荣誉。而刘国梁之外,刘国正也是一位优秀的国家队教练,被称为“刘国梁接班人”的他,至今忘不了那场连救7个赛点的经典比赛。

刘国正是武汉人,因为父亲是乒乓球迷,从小就有了接触乒乓球的机会。在刘国正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能跟着父亲去各种比赛现场看选手对打。时间长了回到家里也有模有样地学着“无实物打球”,别人看了只觉得好笑,但父亲却有不一样的想法。父亲觉得小孩子无意间的举动往往能代表很多东西,一直热爱乒乓球但没有机会成为专业运动员的他,在儿子刘国正身上看到了希望。从那开始,刘国正的父亲就有意把他培养成职业运动员。

乒乓球要从小就开始练,刘国正6岁那年就被父亲带到了赛场上,人长得还没有桌子高,便要跟着教练学习各种打法。从怎么拿球拍到怎么发球,教练都会悉心教给刘国正。乒乓球这种运动,比赛起来是激烈的,但训练起来又是非常枯燥的。当别的小孩子都在拿着玩具玩过家家的时候,刘国正只能跟着教练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有时球打得不好还要被教练闭链训斥,看着刘国正辛苦的样子,父亲的心里愧疚又心疼。

他知道这么小的孩子可以不用吃这么多的苦,但不经磨难如何成材?父亲在心里暗暗想:不如先问问教练怎么说,如果教练夸孩子有天分,那接受艰苦枯燥的训练就是必然的,如果教练认为孩子不是这块料,那也没必要让孩子接着吃这么大的苦。让父亲意外的是,教练对刘国正赞不绝口:“这个孩子非常有天分,送来培养的也及时,以后是顶级运动员的好苗子。”

这不是客套话,教练是真的看重刘国正,所以当他离开了武汉时,把刘国正也带走了。11岁那年,刘国正被教练推荐到了省队。这时乒乓球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爱好,而成为一项工作,刘国正在这里遇到了更优秀的同伴和教练,有一群人跟自己一起训练一起对打,刘国正的水平进步飞快。

省队高手如云,像他这样的“天才少年”并不少见,队员之间竞争激烈。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刘国正的水平依然拔尖,有天赋又肯下“笨功夫”努力的他是公认的“神级水平”,作为职业运动员,他们每天的训练量都很大,但刘国正从来不会觉得“难以消化”,还会经常私下让老师“开小灶”,给他讲解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打法。

这使得刘国正很快就掌握了自己的赛场风格:善于进攻,发球稳,又能很快突破对手的防护,给自己创造有利条件。在省队待了4年后,刘国正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国家二队的教练看中了他的潜力,邀请刘国正加入国家二队。

进入国家二队后的刘国正训练更加刻苦,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了能参加比赛的机会,代表自己的国家去参加国际级别的比赛,那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第二年他参加锦标赛试水,把男团冠军和男单冠军都收入囊中。第二年的刘国正去澳大利亚参加公开赛,又一次收获了男单冠军。

刘国正的表现让国家队的人惊讶,他又从“国家二队”被挖到了“国家队”,实现了三连跳。让人想不到的是,打了好几年乒乓球成绩一直不错的刘国正,到了国家队居然遭到了“冷落”,那时的国家队人才济济,有刘国梁、孔令辉等赛事经验更丰富的“老将”,也有马琳、王励勤这样来势汹汹的“新兵”,刘国正第一次显得逊色,被教练安排在了“第二梯队”。

他感到不服气,发誓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更加频繁的参加比赛,拿到了不少冠军,但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用实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还是那次的大阪世乒赛。2001年,无论对于刘国正还是对于整个乒乓球界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乒乓球有了重大的调整变革,乒乓球的直径由原来的38毫米变成了40毫米,也就是“小球换大球”。

大阪世乒赛是换球后的第一场国际比赛,在客观条件上处于劣势的中国队,还能继续维持乒乓球坛“霸主”的地位吗?有媒体形容这场比赛为“百年才能见一次的激战”,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国家队派出了刘国梁、孔令辉、刘国正等优秀选手,和韩国队进行比赛。

被安排到第一个上场的刘国正开局就赢得了胜利,以2比0的比分打败了对手,给国家队来了个“开门红”。只要后面的选手正常发挥,这次比赛基本没有大问题。后面上场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孔令辉,本以为凭借孔令辉的实力,击败韩国队把比分再次拉开不是问题,谁知状态不佳的孔令辉居然发挥失常输给了韩国选手。

之后马琳登场,击败韩国队把孔令辉输掉的一分拿了回来,孔令辉第二次登场,状态依旧不见好转,再次输给了韩国对手。于是本来能稳赢的国家队居然和韩国队打成了平手,比分是2比2,让比赛更为激烈也更有看点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看见这一幕心都揪起来了,在关键时刻,刘国正背负起了决定胜负的作用。他忍着紧张神态自若的上场,先后力挽7个赛点,把局势由不利变成了有利,最终以3比2的成绩打败了韩国队,拿下斯韦斯林杯,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乒乓球的实力。

无数球迷在电视机前激动呐喊,他们称呼力挽狂澜险中求胜的刘国正为“抗韩英雄”,有小女生甚至喊出了“嫁人就嫁刘国正”的口号,喊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卢璐一个。

卢璐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和大魔王张怡宁是队友,卢璐见证了刘国正从一站成名到黯然退场的整个过程。在大阪世乒赛打出名气后的刘国正没能像观众期待的那样,做出更好的成绩,因为伤痛,他不得不结束运动员生涯提前退役,去北京体育学院读书,而他的卢璐,也正是在这个学校认识的。

遇见卢璐时的刘国正处于人生低谷,两次手术不仅让他无法继续接受训练,离开自己心爱的赛场,还让自己的女友赵姝祺离自己而去,不甘、郁闷、纠结,始终笼罩着刘国正。而卢璐的出现扫除了刘国正心头的阴霾,在北体两人相知相识,阳光开朗的卢璐总是在刘国正身边安慰他,带刘国正走出了退役和失恋的双重悲伤。

同是乒乓球运动员的两人有共同语言又惺惺相惜,很快就走到了一起。2010年刘国正和卢璐的爱情修成正果,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得到了一众运动员的祝福。虽然结婚时的卢璐只有21岁,但她却没有一点孩子气,非常体贴顾家,生活中卢璐是“直板小公主”,对公婆十分尊敬和孝顺,被刘国正的父亲连连夸赞是“好儿媳”。

在卢璐的鼓励下,刘国正留在国家队成为了一名教练,继续为国家乒乓球事业发光发热。刘国正热爱乒乓球,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家里的事情没空管,卢璐也不闹脾气,把自己的小家和公公婆婆的大家都照顾的井井有条。

当知晓婆婆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卢璐委婉的提醒刘国正:“工作的机会还有很多,可是孝敬老人不能等,你从小就离家训练,一直也没有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现在妈妈生病了,我倒是也能照顾,可是老人心里,终究还是希望你能去照顾的,我能替代你做家务,替不了你行孝。”

这番话说的刘国正醍醐灌顶,一向视工作为生命的他开始反思自己,2020年的公开赛上,刘国正决定不再亲自带着队员上场,而是在家照顾生病的母亲,这对徒弟来说可能是一种遗憾,但对母亲来说却是一种圆满,刘国正希望照顾好母亲后用更饱满的状态指导队员,期待他能在教练这个岗位上继续为乒乓球做出好成绩。

“抗韩英雄”刘国正,大阪之战一战成名

2001年,刘国正的大阪之战。刘国正——全国青年锦标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世乒赛男团冠军。

现在看来,没有大满贯,似乎成就也不高,且知名度也不行。

然而那年,刘国正于2001年46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对阵韩国队时,用7个赛点把中国队从死亡的边缘给拉了回来,之后他被人们称为“抗韩英雄”。

看过那场比赛的人,才知道当年国乒队的形势有多严峻。

因为那时候乒乓球“小改大”不久,中国是小球时代的王者,但改成大球后,并不习惯,对上外国球员打得很艰难。

国乒队老将刘国梁输给荷兰选手、王励勤输给德国选手,唯有孔令辉拿下一盘,让国乒队进入到半决赛。

当时中国队最大的敌人是瑞典队,但瑞典队没进半决赛,而半决赛里,中国队的对手是韩国队。

恰巧那时韩国队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所以中国队以为这个男团金牌能轻易的拿到。

但一比赛,却发现出人意料。

第一盘,中国队刘国正打韩国队吴尚垠,赢。

第二盘,中国队孔令辉打韩国队金泽洙,输。

第三盘,中国队马琳打韩国队柳承敏,赢。

第四盘,中国队孔令辉打韩国队吴尚根,输。

孔令辉被韩国队压制,于是2比2平。

最后一盘上场的是中国队的刘国正打韩国队的金泽洙。

此时的刘国正是21岁的新人,参加世界级大赛的经验不多,而金泽洙则是韩国队的领军人物,有“世界第一直板”之称。

悬!

果然第五盘一开始,就让金泽洙拿下一局。

而第二局刘国正打得稍微好了一点,但是让金泽洙拿到了赛点,20-19!

但是就是从这一球开始,刘国正开始逆袭。

20-20,刘国正追平。

21-20,金泽洙再次拿到赛点。

21-21,刘国正再次追平。

22-21,金泽洙又拿到了赛点。

22-22,刘国正又追平。

随后,金泽洙连失2分,以22-24输掉了第二局。

要知道一开始拿到赛点的时候,韩国后援团都已经起立,准备鼓掌迎接胜利了。

这是第二局,十分凶险,而这种凶险的局面还会在第三局第四局上演。

每局都是金泽洙率先拿到赛点,刘国正只要再输一球就会输掉比赛,但他总能禁咬追平。

刘国正很疲惫,而金泽洙的内心恐怕更不好受,因为对于金泽洙来说,冠军只有一步之遥。

最终的结果,金泽洙最后一球弹网出界,刘国正扳回七个赛点,赢得胜利!

据说这场比赛是中国体育史,十个最激动人心的瞬间之一,也被日本媒体誉为“百年一遇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