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教案讲解
篮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教案讲解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篮球三步上篮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通过学习三步上篮技术,学生可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加速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篮球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还需提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步上篮的基本步法。
难点:动作的协调连贯,不脱节。
五、教学流程
1.激情导入:通过课堂常规和队列队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名人的导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目标实施
a.层次一:学习三步上篮的基本步法,采用由简到难的教学顺序,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技能。
b.层次二:进行绕过障碍物的游戏,提高学生的自主练习空间和团队合作精神。
3.身心恢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放松练习,使身心得到恢复。
六、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三步上篮的三步基本动作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篮球的运动兴趣,使85%的学生掌握三步的步法。
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机能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七、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讲解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三步上篮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4.纠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5.点拨法: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八、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练习和游戏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三步上篮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鼓励积极性和创造性。
九、教学内容
1.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方法。
2.绕过障碍物的游戏。
十、教学资源
1.篮球场地的准备。
2.篮球器材的准备。
3.教师指导用书和教学课件。
十一、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和队列队形练习。
2.名人的导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讲解和示范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
4.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5.进行绕过障碍物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课堂小结,组织学生收器材,布置作业。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得到了提高,他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培养了自信心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高中篮球教学教案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的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应如何设计高中篮球运动的教学教案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高中篮球教学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篮球教学教案如下一、教学背景: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的情况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及开展的各种类别的篮球比赛中已日益显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时间就能立足于NBA,并令世界上那些篮球专家们为之震惊和感叹!让我们这些球迷们为他的成功而骄傲、欢呼!他的成功不仅仅来之于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那扎实的篮球基本功技术,这也得于他有好的启蒙教练的培养。所以基本功的教学将贯穿于我们青少年篮球教学及篮球比赛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以及基本战术),是《体育与保健》(水平四)的内容。球类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三、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
1)了解练习的方法,明确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身体健康目标:
1)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般的篮球比赛规则及遵守规则。
3、心理健康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强烈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2)在竞争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协调配合。
4、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参与竞争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正确对待成与败。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练奠定基础。
四、教学方法:
1、本章节主要以“愉快教学法、情境激励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重参与、育兴趣、练技能”的教学特色,以达到优化后的教学效果。
2、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演示现场传播,即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完成学习任务的。
五、学法说明:
初二学生的年龄为14、15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学比赛,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六、课时安排:六课时
课的设计之一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指导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主要采用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研究运动形式和运动内容,养成良好的主动积极参与运动习惯。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由于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篮球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适当的球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自信心,也是初学者需要掌握、实用的技术,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特色
第一阶段:语言引导
常规性的提出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期望,检查人数、服装及所用场器材,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激趣导入
1、热身活动
在音乐节奏中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持球韵律活动,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下面的学习做好生理、心理准备。
2、运球比赛:
分组进行运球比赛,要求学生活动积极主动,团结合作。
第三阶段:掌握技能:
1、热身以后学生分若干个小组进行熟悉球性练习,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球性好的同学可以带领其它同学练习。
2、一般素质练习
由于本次课的第一节篮球教学,进行适当的一般性素质练习,为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第四阶段:愉悦身心:
运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运球练习
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结合本教材给学生提供创设一个游戏情景,让学生可以按这个情景有创意性地进行游戏,也可以自己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形式。
第五阶段:收心放松:
1、采用自创放松拍手操,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参考教案:
一、教学内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点,80%的同学在练习、比赛中能够正确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练习与分组竞赛等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培养勤奋刻苦、团结合作,热爱体育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指拨球及出手角度。
【难点】肘关节外展和全身由下到上的协调发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及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在篮球赛场上,运动员是怎么得分的?对,就是投篮,投篮是篮球比赛当中唯一的得分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投篮方式当中最基础的一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击掌接力跑游戏
方法:全班学生分为2组,每组同学分成两队分别相距30米的线后站立,听到口令后,2组同学的第一个同学向前跑完30米,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后,本名同学再出发,如此依次循环,率先跑完的小组获胜。
2.配乐韵律操
肩部绕环运动、伸展运动、腹背运动、正压腿、侧压腿
3.专门性准备活动
原地拍球操、左右手换球运动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
2.提问:投篮时手臂和腿是怎样的姿势?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列蹲下
3.讲解:
身体姿势,屈膝,重心落在两脚掌上,右手五指自然分开,左手扶球左侧,手臂呈三个90°。投篮时蹬地,抬肘,食指、中指发力将球投出。
4.练习:
(1)原地无球模仿练习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
(2)进行对墙投篮练习
组织教学:两组在球场墙边依次投球
(3)先进行手指向上拨球练习,再两人一组相互投球练习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两人相对站立
(4)完整的投篮练习
组织教学:分两组分别在两个篮筐进行投篮
(5)比赛环节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投篮比赛。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
5.值日生回收器材
五、场地地材
录音机1台、篮球场、篮球30个
六、教学预设
练习密度为:35-40%;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扩展资料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一些易错点和纠正方法:
1、单手持球不稳
原因:手指没有充分分开,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或掌心接触,或是手腕后翻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各种接球或拿球后的持球动作,固定持球位置,注意上举翻腕托球。
2、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外展
原因:动作要领不明确或持球于头的侧后方。
纠正方法:肘关节内靠。
3、投篮时用力不协调
原因:蹬地和伸臂用力脱节,经常臂伸至一半又停顿,然后再做向前的压臂投篮动作。
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
4、手腕前屈不充分,用手指前屈代替手腕前屈
原因:对手腕前屈动作不理解。
纠正方法:讲清手腕前屈的作用,多做徒手和持球时的手腕前屈练习。
5、球在空中飞行不后旋
原因:手腕前屈、手指拔球的时机掌握不好,或手腕前屈不充分。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压腕、拔球动作,掌握屈腕和拔球的时机。
6、抛物线太低
原因:前后脚距离太远,重心过度前倾,以及肘关节没有抬起,或球没有通过指端拔出。
纠正方法:投篮时以肩关节为轴抬肘伸臂,多做徒手或持球模仿练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手肩上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