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青训的阶段与特点—U11
在经历了从U5到U9的训练和成长后,U11年龄段可以说是学员们训练生涯当中最重要的阶段。一方面,10—12周岁的学员大部分已经进入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另一方面,U11年龄段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期,对于之前所接受的训练到了应用和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基于这两个因素,U11年龄段的训练课在设计编排和具体实施上会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学员在青春期的心理波动比较明显,且容易影响情绪,在这一阶段,教练员的关注重点应适当的从技战术方面转移到心理建设上,尽量避免学员因为心理或情绪问题影响到训练表现。
此外,青春期也是学员人生中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各项身体机能的发展速度达到顶峰。虽然发展很快,但教练员如果想要利用这个窗口期,也必须要避免出现强度过大或负载过高的情况,否则很容易造成伤病。而这个年龄段的伤病很容易对学员产生终身的影响。
U11年龄段队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处于10—12周岁的学员已经进入青春期,此时他们的各项指标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也显著表现出青春期的各项特征。笔者根据以往的观察和经验,对U11年龄段的各项基本指标做了如下统计。
在经历了从U5到U9的训练和成长后,U11年龄段可以说是学员们训练生涯当中最重要的阶段。一方面,10—12周岁的学员大部分已经进入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另一方面,U11年龄段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期,对于之前所接受的训练到了应用和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基于这两个因素,U11年龄段的训练课在设计编排和具体实施上会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学员在青春期的心理波动比较明显,且容易影响情绪,在这一阶段,教练员的关注重点应适当的从技战术方面转移到心理建设上,尽量避免学员因为心理或情绪问题影响到训练表现。
此外,青春期也是学员人生中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各项身体机能的发展速度达到顶峰。虽然发展很快,但教练员如果想要利用这个窗口期,也必须要避免出现强度过大或负载过高的情况,否则很容易造成伤病。而这个年龄段的伤病很容易对学员产生终身的影响。
U11年龄段队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处于10—12周岁的学员已经进入青春期,此时他们的各项指标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也显著表现出青春期的各项特征。笔者根据以往的观察和经验,对U11年龄段的各项基本指标做了如下统计。
可以看出,这一年龄段的学员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上已经趋于成熟,但在心理指标上起伏较大。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因为绝大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学员在生理上的发育非常迅速,这使得他们在运动能力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青春期也是心理变化和波动最剧烈的时期,在逆反心理、情绪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在心理指标上的表现会有所退步。
我们先看运动能力指标,这一阶段的学员在速度和协调性上已经能够表现得足够出色,而体能和力量则相对薄弱。这是由于速度、协调性这类灵敏度指标受神经系统影响较大,而这时又是学员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快的阶段,因此在速度和协调性上,他们的表现会更出色。
体能和力量这种身体素质表现则主要来自于肌肉和骨骼系统。在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当中,肌肉骨骼的发育较神经系统更晚,这会使得他们在体能和力量上的表现有所欠缺。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见到处于11、12岁左右的孩子在体型上看起来很瘦,或者是一部分孩子在10、11岁前还比较胖,而到了11、12岁的时候会突然变瘦。这些现象都是肌肉骨骼系统发育比神经系统更晚的具体表现。需要说明的是,这属于正常的发育过程,而非发育不良。
在这种发育过程的影响下,U11年龄段的学员就会出现敏捷性表现高于身体素质指标的情况。也就是令很多教练员苦恼的“身体对抗能力不足”问题。这也引出了下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即过早接受体能、力量类专项训练的问题。在笔者早起的教练生涯中,曾经见到过一些教练为了提高队员的身体对抗能力,在训练中加入一些高负荷的身体素质训练,例如负重深蹲、长距离蛙跳、耐力跑等。这样的训练方式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但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学员的发育问题。此时的学员虽然可以承受一些较高的运动负荷,但处在发育期的肌肉骨骼系统却很容易造成损伤,而大部分在青春期出现运动损伤都会留下长时间甚至永久的旧伤。这对于学员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学员在度过青春期后,在体质结构上又会出现很大的改变,例如体脂、肌肉含量的突然增加或降低,这会让之前的身体素质练习成果几乎化为乌有。
心理发育方面,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大,这是大家已经形成的共识。在训练中的具体表现为:对教练的指令或队友的请求不做反应、自尊心容易受挫、甚至出现自我否定、有意识的挑战团队利益等。需要注意的是,U11年龄段是小学当中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学业压力最大、学习任务最多的阶段。这使得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影响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员们已经接受了长时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在逻辑能力和专注力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而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加强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扩大了情绪波动,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抵触和烦躁,在纪律团队意识和自信心上会出现一些退步。
U11年龄段的训练课,由于需要快速形成战斗力,通常难度会比较高,训练场景也会更复杂。如果学员带着这种心理或情绪接受训练,会很容易继续受到挫折,更加影响情绪。加上逆反心理的影响,他们的状态会变得更差,训练表现更糟糕,从而走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无论对于教练还是学员,都是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U11年龄段的训练要点
经过前文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看出,U11年龄段是情况最复杂的组别,学员会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影响,教练员也面临着各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同时还要让队员尽快将之前所学的各项技能转化为场上的战斗力。可以说,U11年龄段是一个艰难又重要的阶段。虽然情况复杂,但当我们仔细分析了学员的各项特点后,也可以总结出这个年龄段的训练思路和目标。
首先依然是运动能力方面,前文已经解释过,为了保护学员们的身体,此时并不适合引入身体素质方面的专项练习。而针对于足球基本功各种训练也已经在U9阶段大致完成,所以在U11年龄段,运动能力练习的目的就应该是将之前所学的技能与比赛对抗联系起来,以对抗为基础,把基本的传、接、带能力融入进来,从静态或低对抗环境中的基本功进阶到动态、高强度。例如传球时的提前量计算、接球时如何衔接空当等能力,在解释清楚这些基本功练习的变化后,继续进阶到诸如抢圈、传控球练习、特定场景下的攻防演练等。并要求队员尽量连贯完成。至于身体对抗能力方面,虽然不能通过负重或长时间练习来提高,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赛或者设定特殊规则的对抗练习来进行训练,学员的自身条件和队友能提供的对抗强度是完全可以满足训练要求的,同时也能避免因为负荷过大而造成损伤。
U11年龄段在逻辑能力和专注力上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这种优势给教练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来加强战术练习。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加强队员对于比赛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这时的训练课,战术训练要占主要地位,比例最好高于60%,同时要紧扣学员的实际水平,充分提高训练效率。例如进行较为复杂的3对2攻防演练、4对3或4对4的战术练习,甚至可以尝试带有中场组织的进攻与防守。具体的训练项目编排,笔者会在今后的新系列中详细介绍。
最后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心理建设方面。此时的学员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他们的内心正处于从孩子向青少年过度的阶段。这意味着我们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心理保护手段已经不再适用,同时又不能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心理建设在这一阶段的难度非常大。此时我们不妨将教练员的角色再次转变一下,由训练的带领者转变为陪伴者。适当取消一些条条框框,鼓励学员在训练中发挥自己的想法,在训练之余多一些互动,甚至可以相互开玩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稳定队员的情绪,尽可能减小来自训练和教练方面的压力。当教练员能做好这些措施时,学员的逆反心理也会得到控制。
在通过这些措施控制情绪时,切记不可以过度放任队员,使训练课受到影响。我们还是要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设置底线,并树立一些教练员的权威。一旦学员触碰到底线,就必须及时纠正甚至给出适当的惩戒。最终的目的是让学员懂得如何在规则框架下自由发挥。在战术训练上也是同样,教练员只需要给出一些战术原则,而后让学员发挥想象的去完成训练。对于没有涉及战术原则的错误,我们应当提醒性的给出更多的解决方案,让队员自行思考并选择。若涉及战术原则问题,则必须及时解释清楚并纠正。
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不同于较小的年龄段,U11年龄段的问题虽然较多但相对集中,最明显的就是和心理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青春期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练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谨慎引导,同时把正确的三观展示给学员。
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将足球训练变为学员生活的一种调剂,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训练来释放压力、拓宽社交,同时将足球的战术能力进一步提升。
可以看出,这一年龄段的学员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上已经趋于成熟,但在心理指标上起伏较大。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因为绝大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学员在生理上的发育非常迅速,这使得他们在运动能力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青春期也是心理变化和波动最剧烈的时期,在逆反心理、情绪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在心理指标上的表现会有所退步。
我们先看运动能力指标,这一阶段的学员在速度和协调性上已经能够表现得足够出色,而体能和力量则相对薄弱。这是由于速度、协调性这类灵敏度指标受神经系统影响较大,而这时又是学员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快的阶段,因此在速度和协调性上,他们的表现会更出色。
体能和力量这种身体素质表现则主要来自于肌肉和骨骼系统。在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当中,肌肉骨骼的发育较神经系统更晚,这会使得他们在体能和力量上的表现有所欠缺。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见到处于11、12岁左右的孩子在体型上看起来很瘦,或者是一部分孩子在10、11岁前还比较胖,而到了11、12岁的时候会突然变瘦。这些现象都是肌肉骨骼系统发育比神经系统更晚的具体表现。需要说明的是,这属于正常的发育过程,而非发育不良。
在这种发育过程的影响下,U11年龄段的学员就会出现敏捷性表现高于身体素质指标的情况。也就是令很多教练员苦恼的“身体对抗能力不足”问题。这也引出了下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即过早接受体能、力量类专项训练的问题。在笔者早起的教练生涯中,曾经见到过一些教练为了提高队员的身体对抗能力,在训练中加入一些高负荷的身体素质训练,例如负重深蹲、长距离蛙跳、耐力跑等。这样的训练方式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但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学员的发育问题。此时的学员虽然可以承受一些较高的运动负荷,但处在发育期的肌肉骨骼系统却很容易造成损伤,而大部分在青春期出现运动损伤都会留下长时间甚至永久的旧伤。这对于学员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学员在度过青春期后,在体质结构上又会出现很大的改变,例如体脂、肌肉含量的突然增加或降低,这会让之前的身体素质练习成果几乎化为乌有。
心理发育方面,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大,这是大家已经形成的共识。在训练中的具体表现为:对教练的指令或队友的请求不做反应、自尊心容易受挫、甚至出现自我否定、有意识的挑战团队利益等。需要注意的是,U11年龄段是小学当中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学业压力最大、学习任务最多的阶段。这使得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影响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员们已经接受了长时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在逻辑能力和专注力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而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加强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扩大了情绪波动,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抵触和烦躁,在纪律团队意识和自信心上会出现一些退步。
U11年龄段的训练课,由于需要快速形成战斗力,通常难度会比较高,训练场景也会更复杂。如果学员带着这种心理或情绪接受训练,会很容易继续受到挫折,更加影响情绪。加上逆反心理的影响,他们的状态会变得更差,训练表现更糟糕,从而走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无论对于教练还是学员,都是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U11年龄段的训练要点
经过前文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看出,U11年龄段是情况最复杂的组别,学员会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影响,教练员也面临着各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同时还要让队员尽快将之前所学的各项技能转化为场上的战斗力。可以说,U11年龄段是一个艰难又重要的阶段。虽然情况复杂,但当我们仔细分析了学员的各项特点后,也可以总结出这个年龄段的训练思路和目标。
首先依然是运动能力方面,前文已经解释过,为了保护学员们的身体,此时并不适合引入身体素质方面的专项练习。而针对于足球基本功各种训练也已经在U9阶段大致完成,所以在U11年龄段,运动能力练习的目的就应该是将之前所学的技能与比赛对抗联系起来,以对抗为基础,把基本的传、接、带能力融入进来,从静态或低对抗环境中的基本功进阶到动态、高强度。例如传球时的提前量计算、接球时如何衔接空当等能力,在解释清楚这些基本功练习的变化后,继续进阶到诸如抢圈、传控球练习、特定场景下的攻防演练等。并要求队员尽量连贯完成。至于身体对抗能力方面,虽然不能通过负重或长时间练习来提高,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赛或者设定特殊规则的对抗练习来进行训练,学员的自身条件和队友能提供的对抗强度是完全可以满足训练要求的,同时也能避免因为负荷过大而造成损伤。
U11年龄段在逻辑能力和专注力上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这种优势给教练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来加强战术练习。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加强队员对于比赛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这时的训练课,战术训练要占主要地位,比例最好高于60%,同时要紧扣学员的实际水平,充分提高训练效率。例如进行较为复杂的3对2攻防演练、4对3或4对4的战术练习,甚至可以尝试带有中场组织的进攻与防守。具体的训练项目编排,笔者会在今后的新系列中详细介绍。
最后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心理建设方面。此时的学员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他们的内心正处于从孩子向青少年过度的阶段。这意味着我们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心理保护手段已经不再适用,同时又不能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心理建设在这一阶段的难度非常大。此时我们不妨将教练员的角色再次转变一下,由训练的带领者转变为陪伴者。适当取消一些条条框框,鼓励学员在训练中发挥自己的想法,在训练之余多一些互动,甚至可以相互开玩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稳定队员的情绪,尽可能减小来自训练和教练方面的压力。当教练员能做好这些措施时,学员的逆反心理也会得到控制。
在通过这些措施控制情绪时,切记不可以过度放任队员,使训练课受到影响。我们还是要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设置底线,并树立一些教练员的权威。一旦学员触碰到底线,就必须及时纠正甚至给出适当的惩戒。最终的目的是让学员懂得如何在规则框架下自由发挥。在战术训练上也是同样,教练员只需要给出一些战术原则,而后让学员发挥想象的去完成训练。对于没有涉及战术原则的错误,我们应当提醒性的给出更多的解决方案,让队员自行思考并选择。若涉及战术原则问题,则必须及时解释清楚并纠正。
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不同于较小的年龄段,U11年龄段的问题虽然较多但相对集中,最明显的就是和心理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青春期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练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谨慎引导,同时把正确的三观展示给学员。
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将足球训练变为学员生活的一种调剂,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训练来释放压力、拓宽社交,同时将足球的战术能力进一步提升。
足球青训的阶段与特点—U5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这需要长期大量的训练积累。因此,让孩子们更早地接触足球,感知训练,体会比赛和对抗,从队员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队员自身的成熟度和训练内容之间的一些问题。在本文中,我将针对以上问题做一些经验分享,并以U5(4-6岁)年龄段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有关训练课的主题、节奏、内容等如何安排。
足球训练中的关键指标
足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运动,它包含了力量、耐力、协调性等运动能力指标,也要求队员具备相应的逻辑能力、执行力、专注力等,所以我们在训练中,要更加关注这些指标,并有意识的强化。
这些关键指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运动能力指标、心理成熟度指标。它们的具体内容如下:
运动能力指标:速度、体能、力量、身体协调性。
心理成熟度指标:逻辑能力、专注力、纪律和团队意识、自信心。
以上8项指标,基本涵盖了足球青训所需的各种基本素质,也是队员今后接受更加专业训练所必须的。
U5年龄段队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通常人类的运动机能在4岁左右会达到一个生长发育节点,在这个时段,孩子已经初步具备走、跑、跳的能力,可以完成一些非常简单的训练动作,但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依然欠缺。同时,他们的大脑也开始成长,能理解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但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近4年的青训生涯中,我对U5年龄段的学员做了一些观察和统计,并针对前文提到的各项指标总结出了学员特点表格。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通常会认为U5年龄段的学员在各项指标上都非常初级,但其实他们所表现出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成熟度还没有达到可以面对失败的程度,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学员自信心都很强并且很脆弱。对于任何任务,他们通常会认为自己可以出色的完成,而一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遭遇困难或失败,他们又会瞬间否定自己,对任务失去所有的兴趣和信心。
由于U5年龄段的孩子在各项指标中的表现都处在很初级的水平,因此我们的训练课就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这些指标,同时也是为今后更专业的训练做准备。
U5年龄段的训练要点
前文中已经说过,我们的足球训练要针对各项指标来进行。那么,为了更高效的进行训练,我们的训练课就必须总结出一些要点并紧扣这些要点来编排。要总结出关键点,就必须明确的知道我们在训练课当中有可能面临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由学员的特点来决定的。
这一阶段的学员可以说是白纸一张,训练课对他们来说既是训练也是启蒙,所以在U5年龄段接触到的训练和比赛对抗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足球这项运动的认知。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可能要面对运动能力不足、专注力不够、自信心受挫从而对足球失去兴趣等问题。在明确了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大致总结出训练课的要点。
1、提升运动能力。这里所说的运动能力并不是针对足球项目的运动能力,而是各项基础的运动能力,比如跑步、跳跃、转体、变速变向等。因为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在这个阶段处于很初级的水平,如果直接去要求他们完成一些较高难度的训练,会对自信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难度较高的任务会让训练课的节奏变得松散,需要不停地纠正和讲解,影响训练效率。
2、培养专注力,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U5年龄段的学员常常很难集中注意力来完成一件事,当遇到外界干扰,他们的注意力会被轻而易举的转移,这样很不利于训练,所以,我们的训练课要避免枯燥反复的练习,用带有游戏性质的训练项目来不断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也可以适当加入对抗和竞争,来使学员主动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当中。
3、保护自信心。这是U5年龄段训练当中最重要的一点,自信心直接关系到学员对于足球的兴趣、今后训练中的态度与表现、以及最终在场上的竞技能力。所以对于学员自信心的保护必须非常到位并且适度。作为教练,必须非常了解队员的水平,在选择和设计训练项目时,尽量将难度定位在略高于队员实际水平的位置,让队员能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如果训练难度太高,队员在经过大量的努力尝试后仍然无法完成任务,那么心中就会产生极强的挫败感,导致对足球失去信心和兴趣。而如果训练难度过于简单,学员不需要经过努力尝试就能完成任务,那么学员的心里就会认为足球很无趣,进而不愿意继续踢球。上述内容是保护学员自信心的总体方法,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能力低于整体水平的学员,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整游戏规则、改变游戏时间等方式来给这些队员一些特殊的照顾,让他们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打击。
4、培养基本逻辑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通常是伴随着足球基本知识的。在比赛当中,队员们要不停地对场上的形势作出判断和决策,这种在压力当中快速决策的能力,对逻辑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基本逻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我们就可以在训练当中适当的灌输或者讲解一些有关比赛对抗的基本知识,例如什么是空当、什么是进攻和防守等。这些概念不仅仅会出现在比赛中,在我们日常的练习和游戏中同样需要学员们开动脑筋来思考如何取得胜利。
5、建立团队和纪律意识。要培养出真正有战斗力的队员,团队和纪律意识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贯穿学员整个足球生涯的要素,它将直接决定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和整体性。建立团队意识,通常是通过需要纯合作协同的训练项目来刺激学员,让学员明白在某些时候,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进而引导学员寻求与队友的合作。在这之后,可以引入既带有合作又带有对抗的训练项目,让学员对合作协同有更深的理解。建立纪律意识,首先要有明确的规则制度,教练员必须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并且设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对表现好的队员进行奖励,对违反规则的队员进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将纪律意识植入学员的心里。
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梳理清楚了训练课的基本点和思路后,就需要针对学员年龄段的特点来对细节进行一些打磨,让训练课更适合U5的孩子。通常U5年龄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自信心又很脆弱,因此教练在执教的时候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
年幼的孩子接受信息的能力比较薄弱,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较为单一,他们对于图像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强,而对于声音、文字类信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这种特质会导致很多时候学员对于教练的指令没有反应,听不懂讲解的内容,从而影响训练效率。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训练当中,教练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图像、场景、行为等视觉要素将信息传达给学员,例如对于动作的示范、对于训练项目和游戏的演示等。
有时候教练不得不通过讲解的方式来向学员传授一些无法具象化表达的知识,而学员对于声音和文字的接受能力又相对较弱,对教练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无法满足要求,导致知识的传达效率低下。要应对这种情况,教练员在讲解时就需要用学员能听懂、能理解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表达出来。例如在讲解进攻与防守的时候,可以引用警察与小偷、狮子和山羊等,通过类比来解释这种关系。
最后是有关运动能力练习的一些细节,低龄段的学员不应该也不可能完成高难度的练习,在成年人眼中最简单的单腿跳、侧身跑等动作,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已经非常困难。此外,年幼的孩子身体各项机能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恢复机制,如果出现严重的疲劳,很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对于运动能力的练习,一方面是要控制好难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是要把握好强度,避免出现体力透支。
足球青训的阶段与特点—U9
当学员步入8—10周岁这一年龄段时,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的时期,U9年龄段的孩子们开始展现出显著的成长变化。他们的身体各项指标,如身高、体重和灵活性等,都开始迅速提升,与此同时,他们在心理上也正处于第一个叛逆期,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性格,以及逻辑思考能力。因此,U9年龄段是学员从足球爱好者向球员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由于学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正在经历巨大变化,教练员在训练方法和与学员的沟通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待学员的态度和训练内容也需要从面向幼儿转变为面向青少年。训练课的主题和内容也应该更加专业和复杂,以培养学员的技术技能和战斗力为目标。
对于U9年龄段的足球训练,关键指标包括:
1.基本运动能力:学员在速度、体能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表现已经可以满足训练要求,因此训练重点应转向基本功练习,如传球、带球和射门。
2.逻辑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U9学员的逻辑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并有一定的生活经历,能够对周围环境有所认知。这使得他们的逻辑能力已可满足训练需求。
3.专注力:学员已经能够集中注意力较长时间,并能抵抗一些轻微干扰。教练员应当利用这一时期加强专注力的训练。
4.纪律和团队意识:U9学员已经具备初步的团队和纪律意识,这对于足球训练是积极的。但教练员也需注意,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因此需要适当引导。
5.自信心的培养:U9年龄段学员的自信心相对稳定,已不再容易受到挫折的影响。教练员可以通过设置挑战和困难,帮助学员学会面对失败。
在U9年龄段的训练中,教练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能力练习的结构:专项运动能力训练应占主导地位,因为基本运动能力已经成型。
2.逻辑能力的进阶训练:利用这个时期,将足球运动的逻辑和思路植入学员的脑海。
3.专注力的培养:在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加强专注力的培养。
4.团队和纪律意识的加强:面对逆反心理和小团体主义,教练员需要严格要求纪律,同时做好引导。
5.自信心的培养:不必过度保护学员的自信心,可以通过设置挑战来帮助学员面对挫折。
在训练和日常相处中,教练员应放下威严,与学员建立亲近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解决问题。同时,在纠错方式上,教练员应耐心讲解,确保学员真正理解错误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