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新闻 > 中国篮球人口数量_(中国篮球人口和足球人口)

中国篮球人口数量_(中国篮球人口和足球人口)

作者:24直播网

在中国,为什么打篮球的人比打羽毛球的人多

中国的第一次运动是什么,一直是有争议的。宏观来说,85前喜欢足球的人比较多,平时热衷于踢球的人基数也很大。在姚明的影响下,80后篮球球迷数量急剧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第一运动是谁?权威:篮球人口高达4亿,是第二的两倍据权威机构近期统计,我国泛篮球人口已达4.82亿,核心球迷人数达1.43亿。足球人口约2亿,有看球习惯的球迷人数已达3000万,其中付费用户1400万。虽然这个统计不一定准确,但是可以看出篮球有着巨大的领先优势,尤其是那些天天参加篮球的人。

但绝对数字是否超过1亿,还需要更准确的考证。毕竟体育市场在中国还是小众,娱乐圈一跺脚就能撼动地球。在体育界影响最大的世界杯和奥运会,目前还处于走出圈子的探索阶段,并不知名。如果核心体育人口能超过1亿,应该不是现在的舆论环境。本月初澳网结束后,直到会有比赛。没有竞争的日子很无聊,没什么值得关注和分析的。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羽毛球什么时候能赶上篮球?在这个没有竞争的时期,最轰动的事情是李宗伟上周的退役。关于李宗伟的退休,我一直想写点什么,因为他的竞争也伴随着我度过了整个青年时代。不过很多人已经写够了他退休的文章,再写我也看腻了。

毕竟感情是经不起消费的。在Eyyuke圈发帖,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发了很多帖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但是,也有人不支持。所以我再写帖子的时候,怕会被喷鞋子什么的。不过话说回来,大哥们,一双价值几千块的鞋子有机会给你们。谁不想要他们?几千块,相当于我的工资。。。哎,算了,现在是夏天,让人觉得冷。但是,鞋子不是给你拿的,你想拿就拿,只能通过考试。所以,本着交流学习的精神发帖也是可以的。想喷就喷。我也不是人民币。我做不到。大家都喜欢。就算我是人民币,我也不喜欢,因为太少了。像丹琳和陈龙这样的人都被喷了。

我是一个普通的吃瓜者,正常喷,所以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看了NBA猛龙获得2019年NBA总冠军的庆祝会。据统计,有200多万粉丝参观了庆典。200多万,是什么概念?按照中国对大城市的定义,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就是大城市。2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所有人,都出来参加活动。那场战斗,套用白云阿姨的话,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飘扬,人来人往。想起上个月中国再拿苏联杯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轰动。人们不得不觉得这是一场球赛。为什么羽毛球和篮球差距这么大?

中国人热衷打篮球,而不是踢足球,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我认为这主要是跟很多人的运动习惯有关,同时也跟我们的运动场地的建设有关。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我们去观察国外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足球是全球第一大运动,很多国家也非常重视足球运动。但对于我们国内来说,我们国内喜欢打篮球的人反而会更多一些,喜欢踢足球的人则屈指可数。虽然我们人口已经达到了14亿人,但我们的足球运动员的表现似乎也没有那么好,很多人似乎已经把踢足球当成了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来看待。

第1个原因是很多人的运动习惯。

这个原因只要分两个部分,对于很多人本身来说,因为他们会认为打篮球是比较轻松的运动,同时也会认为踢足球比较辛苦,所以很多的人下意识会更加喜欢打篮球。第2个部分是关于很多家长的教育问题,因为家长普遍担心踢足球会伤害小孩子的身体,所以很多家长并不会主动鼓励自己家的孩子踢足球,反而会鼓励孩子多打篮球。

第2个原因是我们的运动场地的建设问题。

除了很多人的运动习惯之外,我们也会发现几乎所有城市的篮球场的数量都会多于足球场的数量。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一项运动根本就没有可以施展的场地的话,这项运动自然就难以发展起来。对于我们国内来说,因为很多城市本身并没有关注足球运动的发展问题,很多地方也没有可以踢球的场地,所以足球运动在我国并没有那么流行。

最后,我们的足球人口的基础数量其实非常少,即便我们的总人口数量非常多,但能够真正踢得上球的人的数量其实非常少,很多人本身也更加喜欢篮球运动。

为什么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欧洲小国足篮球会这么强

当我们在讨论我们足篮球时,总会有一个问题从脑海里闪过。为什么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还选不出十几个踢足球,打篮球的?甚至还不如一个拥有几百万人口的欧洲国家,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等。

其实大部分人也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足篮球人口基数太少了。之前听某著名足球评论员说过,我们经常踢足球的才1万人左右,这跟英法德上三四百万的常年踢球的人口相比相差太远了。同时他还说,如果我们有五百万的经常性踢球的人口,20年后我们就可以在世界杯上有所作为。

这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肯定是不能被反驳的。但我想提出一个疑问,我们现在的足球市场能吸收得了五百万球员的“就业”吗?

当然,各行各业的就业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万个会计岗位的缺口,这一万个会计岗位的缺口会吸引10万人去学会计专业。那这个行业的就业率是10%。同理,如果我们有10万个会计岗位缺口,会吸引100万人去学习会计专业。那如果有200万人去学会计呢?那就业率就会变低,低就业率就会导致人们放弃选择会计专业,时间长了以后还是回归到100万人学会计,这个是市场规律。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足篮球,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概念就是“球员市场”。

我们的CBA有20支球队,满打满算有400多球员,中超有16支球队,满打满算也400多球员。当然篮球还有NBL,足球还有甲级,乙级和丙级联赛。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职业联赛就只能提供这么大的“球员市场”。换句话说,我们目前只有1万人左右的常年性踢球的人员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球员市场”所决定的呢?

再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的主题。为什么某些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欧洲小国足篮球这么强?原因就是这些小国后面有欧洲这么大的“球员市场”。我们知道五大联赛的外援政策对欧盟球员是不受限制的。而欧洲总共有上万支足球俱乐部,单单是五大联赛就有近百支,再加上非五大联赛的,顶级联赛俱乐部就有上千支,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球员市场”?这么大的球员市场就为欧洲普通人在足球这个职业选择上增加了很大的信心。这么大的球员市场,一个小国的几个或十几个足球或篮球天才就有舞台去施展自己的天赋。

我们可以说欧洲人热爱足球,欧洲人喜欢踢足球。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毕竟是人的基本需求,要是踢足球不能让他们“吃上饭”,他们怎么会去选择这条道路?

可能也会有人会问,NBA不就30支球队?那篮球在美国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市场?

大家可能只注意在NBA打球的美国人了,但其实在海外打球的美国人数量远远超过NBA打球的美国人数量。欧洲也有上千支篮球队,并且基本上每支篮球队都有美国外援。再加上其他地区的篮球联赛,都是有美国外援的。从而导出另一个概念就是球员的外溢能力。美国的篮球运动员是有很强的外溢能力的。

但我们中国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都没有很强的外溢能力,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职业联赛来吸收。所以要想扩大我们足篮球的人口基数,只能扩大我们的联赛规模。我们的球员市场扩大了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去选择足球和篮球当成自己的职业。欧洲小国也确实有一些局限性就是还得靠一段时期出现几个体育天才,所以欧洲小国的成绩不稳定,在长时间和欧洲大国的竞争中其实是处于劣势的。而我们只要能办好我们的联赛,我们的体育“天才”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总而言之,我们足篮球国家队要想有长足发展成为世界强队,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大做强我们的CBA和中超联赛,别无他法。我们足篮管理层一定要放弃“联赛为国家队让路”的思维。可以在联赛期间设立国家队窗口期,但不能压缩我们的联赛。人们都知道,一个强大的国家队是“选”出来的,不是通过练出来的。但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怎么去扩大足篮球人都基数?强迫着孩子们,或者家长们让孩子们去踢足球吗?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家长们觉得踢足球的“就业率”和“成材率”是有基本保证的,到时候不用去强迫,人们自己就会去选择了。

图自网络,侵删。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