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著名篮球之城 全国15个篮球城市名单一览
东莞市位于中国南方,经济繁荣。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市篮球事业迅速发展。从1984年起,全市篮球赛激发了民间热情,篮球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进入新世纪,东莞成为“全国篮球城市”,不仅群众基础广泛,专业水平也不断提升,广东宏远俱乐部即落户于此。2014年,“CBA第一馆”——东莞体育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东莞篮球场馆硬件达到国际一流,巩固了其在篮球领域的地位。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北京市篮球历史悠久,1956年北京市男子篮球队成立,北京篮球在国内外屡创佳绩,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多次夺得CBA总冠军。篮球文化根植于市民生活中,各类篮球训练营和青少年联赛遍地开花,为培养篮球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北京还多次举办国际级篮球赛事,提升了城市篮球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是国际大都市。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上海市最先接触,是篮球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在国内CBA联赛中享有盛誉,曾培养出国际篮球巨星姚明,推动了篮球运动的普及。上海更加注重青训体系的建设,通过学校体育与社会俱乐部联动,构建多层次青少年篮球培训网络,旨在发掘和培养更多篮球新星。同时,上海积极举办国际篮球赛事,促进中外篮球文化的交流。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会点。虽然没有高曝光度的职业篮球队伍,但丹东市依然是一座拥有丰富篮球文化底蕴的城市。得益于广泛的社区支持和政府重视,特别是青少年篮球培训,丹东市通过学校和体育俱乐部合作,培养了一大批篮球爱好者和潜在人才。国家体育总局特别指定丹东市为多项体育项目国家青少年培训基地,其中篮球项目尤为突出,被确立为国家级青少年篮球核心训练单位。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国家第二批“篮球城市”。篮球运动在这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氛围。焦作篮球学校作为当地篮球人才的摇篮,不仅为省队、国家队输送了多位球员,也在CBA等职业联赛中崭露头角,为中国篮球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焦作市经常举办各级篮球赛事,从校园篮球联赛到成人业余比赛,篮球活动贯穿全年,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焦作市篮球场馆硬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篮球交流活动,提升了城市篮球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篮球城市”,常熟篮球不仅在竞技层面取得显著成就,更在篮球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上成效显著。常熟注重篮球运动的基层建设,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与社会篮球俱乐部紧密结合,构建了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完整培训体系,为篮球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常熟市篮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包括现代化篮球场馆建设和开放,常熟正逐步成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篮球运动的新高地。
莆田市位于福建中部沿海,是国家体育总局首批认定的“全国篮球城市”。依托深厚的篮球文化和坚实的体育制造业基础,莆田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莆田不仅是篮球鞋的主要生产基地,篮球运动在这里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氛围。在青少年篮球培训方面,莆田市加强与专业篮球俱乐部合作,建立篮球学校和训练营,旨在挖掘和培养篮球新星,为省市乃至国家队输送篮球人才。通过这些努力,莆田市篮球逐步提升其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篮球已成为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发展、增进市民健康的重要载体。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篮球发展历史悠久,活力四射。这里孕育了CBA劲旅时代中国广州队,在职业篮球舞台上展现风采,提升了城市篮球的竞技水平和影响力。广州青少年篮球培训体系日益完善,通过校企合作、专业篮球学校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系统训练和竞赛机会。广州还定期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篮球赛事,促进了篮球文化的国际交流和本土篮球水平的提升。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篮球兴起得益于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持续的政府支持。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篮球城市”,太原在篮球设施建设、文化推广和青少年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太原篮球受益于与国内外篮球界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先进训练理念和技术,提升了整体竞技水平。随着篮球场馆现代化升级和社群壮大,太原篮球逐步迈向更高阶段,不仅在省内具有标杆作用,也在全国篮球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阜新市是辽宁省辖地级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自2000年获得国家首批篮球城市称号以来,阜新篮球经历了长足发展。阜新篮球节的连续举办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阜新业余篮球俱乐部联赛持续运作,展示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篮球文化氛围,每年吸引众多业余爱好者参与。阜新还积极推动“文旅+体育”融合发展,通过举办高规格篮球赛事,进一步擦亮篮球城的名片,增强了篮球品牌的影响力。
中国篮球城市有哪些
全国篮球城市
第一批
辽宁省阜新市
阜新1940年建市,市名源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临省会,南靠渤海辽东湾,西与锦州港、京津地区襟衣相连,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五区。全市总人口193万。
中国最好的篮球学校在哪里?像上学一样的。
吉林省长春市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幅员20604平方公里。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2007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45.9万人。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市所有的大学(包括二级学校)。
上海市卢湾区
卢湾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全区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49平方公里。区界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与黄浦区、静安区交界;东至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雄路、江边路,与黄浦区接壤;西至陕西南路、瑞金南路,与静安区、徐汇区为邻;南至黄浦江河道中心线,与浦东新区相望。
江苏省丹阳市
丹阳市属于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4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浙江省诸暨市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流域中段。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历史悠久。全市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总人口105.59万。诸暨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浙江省建筑之都”、荣获“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人。是八闽古府之一,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是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名邦。
河南省济源市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山西省为邻。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总人口66万人。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部,经济特区管理线以北。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连罗湖区、盐田区及香港,西接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总面积940.9平方千米。
第二批
保定市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冀中古城保定更是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产生过许多彪炳青史的英雄豪杰。从荆珂刺秦王、桃园三结义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地道战、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保定人有一种前人传下来的争强好胜之雄心,慷慨悲昂之激情,永不言败之精神。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保定人民强烈的体育意识。多年来,保定市的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为省和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培养出15名世界冠军和120余名亚洲及全国冠军。作为非省会城市的保定,在河北省所举办过的十五次省综合性赛事中(含青运会),共十次夺得团体总分、金牌总数的双第一。保定在我省是获得世界冠军最多、输送运动员最多,成绩最好、贡献最大的城市。
太原市
体育是城市的"名片",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入场券。近年来,太原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树立全新的体育理念,以创建全国篮球城市为契机,充分挖掘利用篮球资源,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提升了城市的形象。2003年8月,太原市政府递交了申报全国篮球城市的报告。2003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评估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2004年2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太原市"全国篮球城市"称号。
丹东市
丹东是一个体育发达的城市,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全民健身优秀城市。市辖三县(市)凤城、东港和宽甸全部进入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丹东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使丹东人有着优秀的体质条件,再加上丹东有全民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造就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多年来,向国家队、省队、八一队和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3500多人。其中30多人成为国际级运动健将,60多人成为国家级运动健将。培养出奥运冠军1人,世界冠军8人,亚洲冠军22人,全国冠军121人,全省冠军569人,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有四名丹东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王丽萍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李娜获女子重剑团体铜牌;潘松获得男子柔道无差别级第七名。
上海徐汇区
徐汇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全境东西相距7公里,南北相距13公里,占地面积54.7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0.9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82平方公里,占全市9个中心城区总面积19.54%。全区共有常住人口315775户,户籍人口875308人。
徐汇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达,具有繁华的商业商贸区、舒适的高级居住区、领先的科技密集区、一流的文教优势区等诸多城市功能。
为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篮球运动日益增长的需求,巩固和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加速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城市经济和文明建设。
常熟市
常熟市地处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在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后,今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篮球城市。从此,篮球成为常熟又一张城市新名片。
焦作市
篮球运动在焦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五十年代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都始终把篮球项目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特色和品牌,倾力打造,长抓不懈,促进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焦作男女篮多次在省、国家级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河南省、国家培养输送了薛玉洋等一批优秀篮球运动员苗子。1998年焦作荣获河南省篮球训练基地,焦作篮校荣获全国青少年重点篮球训练单位。篮球活动在全市的广泛普及,推动了全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提高了焦作的城市品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东莞市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下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6.19万,常住人口64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中国篮球场最多的城市
东莞市坐落于中国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口的东侧,其北部与广州市相邻,南部则与深圳市接壤。东莞市的历史底蕴深厚,于1985年9月由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至1988年1月,东莞市进一步扩大其行政级别。东莞市下辖有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以及132个居委会,总面积达到了2465平方公里。东莞市的户籍居民大约有156.19万人,而常住人口则超过640万,此外,还有70多万的港澳台同胞,以及20多万的海外侨胞,使其成为著名的侨乡。
“篮球”在东莞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东莞的第一运动。这不仅体现在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东莞,篮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象征。
东莞市的篮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莞市便在全国篮球比赛中屡获佳绩。这得益于东莞政府对篮球运动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市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篮球场的建设和维护,还积极组织各类篮球赛事,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在东莞的普及和发展。
在东莞,篮球场的数量众多,几乎每个镇区都拥有至少一个篮球场。无论是繁华的商业区,还是宁静的居民区,甚至是偏远的乡村,都能找到篮球场的身影。据统计,东莞市的篮球场总数已超过1000个,远超其他城市。
除了数量上的优势,东莞的篮球场质量也相当高。这些篮球场设施齐全,维护良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此外,东莞市还拥有多个专业的篮球训练基地和篮球学校,为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条件。
东莞市的篮球文化不仅体现在篮球场的数量和质量上,更体现在市民对篮球的热爱上。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篮球场上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种浓厚的篮球氛围,使东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篮球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