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新闻 > 中国足协改革了吗现在_(中国足协改革了吗最新消息)

中国足协改革了吗现在_(中国足协改革了吗最新消息)

作者:24直播网

中国足协最大规模机构调整进入什么阶段了

2018年伊始,中国足协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机构调整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细化扩编后的27个部门和3个下属单位从1月3日开始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竞聘工作。据记者了解,包括李树斌、肇俊哲、孙雯等知名退役国脚在内的大批足球专业人才将进入中国足协工作。

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足协内部机构调整,是为了努力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权责一致、专业高效的新格局,带动我国足球管理水平提升,“既然已经‘管办分离’,中国足协就一定要由以往的‘机关化’向‘公司化’转变,遵从现代管理学原则,用专业人去做专业事,避免以往粗线条的管理模式。”

此次中国足协确定的27个部门分别为主席办、综合部、党务人事部、纪检监察部、财务部、对外交流部、市场开发部、媒体与公共关系部、规划部、法务部、会员协会部、国家队管理部、女子部、技术部、青少部、男足青训部、女足青训部、五人制沙足部、竞赛部、中超联赛部、中甲联赛部、中乙联赛部、业余联赛部、女足联赛部、注册管理部、准入审查部、裁判管理部,3个协会下属单位为福特宝公司、香河基地和中超公司。

“看上去部门很多,但我们的考虑是扁平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每件事都要有专门的人去做,所以这次竞聘欢迎五湖四海的专业人才加入中国足协,共同为中国足球的进步出力。”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中国足协的竞聘将改变以往足管中心正职、副职的传统岗位设置,而是参考现代企业,将岗位名称设置为高级主管、主管、助理主管等,此外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上也会作出调整,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靠拢,同时外聘国际足球相关专家出任总监或顾问角色。”

希望中国足球可以踢出好成绩。

足协在改名风波之又有什么样的新政策

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中超当选世界第八大联赛的消息洗脑了,足协准备给中超扩军了。

继加码限薪令和要求俱乐部更改中性名之后,18日,足协发布《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到2023年中超联赛将扩军至18支球队,并实行“男足带女足”模式。

不仅是中超,根据足协的计划,到2023年,中甲也要扩军至20支参赛队,中乙扩到30支参赛队左右。

而所谓的“男足带女足”模式,就是把建立职业女足队伍作为中超俱乐部的准入条件之一,以此来带动女足运动的发展。

此前,中超获评世界第八大联赛,依靠的就是雄厚的观众基数以及俱乐部的天价投入。现如今限薪了,足协大概想从另一方面找齐——至少参赛队要与顶级联赛一样。

但扩军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2021和2022年中超的降级名额都变成0.5个,中甲则会有1.5个升级名额。

很多球迷灵魂发问:那这两年的中超还能看吗?

首先,限薪导致“超级外援”们纷纷离开,联赛的吸引力和精彩程度必将打折扣。现如今0.5个降级名额基本等于没有降级,排名最后的球队都还有“生还”的机会,那俱乐部的动力在哪里?像今年的泰达赢一场就保级的奇葩情况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对于足协的扩军决定,有专家表示,中超本来就是“伪职业”联赛,很多东西都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路径走的,行政干预的手段过多,包括“男足带女足”和必须更改中性名这种“准入门槛”。现在无论限薪还是扩军,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青黄不接和后备力量薄弱的问题。

扩军后,貌似职业足球人口增多,职业足球俱乐部阵容扩大,但中国足球的水平并未提高,环境并未有所改善,对资本的吸引力只会一降再降。

有球迷就直接开怼:“还是先解决一下欠薪吧,水平不够队多有什么用?”“数量多有屁用,你没质量等于零,把有水平的外援都吓跑了有再多的队都没人看。”

还有人直言:“中超现在这16支队冠名都卖掉了吗?”

更有人直接将话题延伸到几天前宣布的俱乐部更名上,“以前还能赔本赚吆喝,现在企业名称也不允许出现了,那这些投资人搞足球的动力是什么?”

的确,在另一个“战场”上,很多俱乐部还为改名儿的事儿闹心呢。不管是不是北京球迷,很多人都在为国安“求情”,有人直接说出国安应该被保留的理由:“因为代表着国泰民安啊,其他球队必须按照规矩来。”

其他球队的球迷也不干了,“河南建业,代表着建功立业”“永昌还永远昌盛呢”“恒大,恒久强大”……

还有人直接奔着全民健身的方向而去,“支持,把薪资限下去,队伍扩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看看,中国球迷有多不容易,这操的都是哪门子心。

不过,真有点替足协发愁,又得带女足、又得改中性名,您确定俱乐部们不会揭竿而起吗?别到时候扩军不成反缩编了……

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足协调整改革方案(全文)

足球改革发展工作会议17日下午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正式对外公布。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依法独立运行,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关键,是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创新足球管理模式的基础。为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求,做好中国足协调整改革工作,发挥带动足球改革的龙头作用,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了《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正式印发。

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足协)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关键,是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创新足球管理模式的基础。《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为依据,全面调整改革中国足协,破除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中国足球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依法自治、民主协商、行业自律的组织框架,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和国际足球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为中国足球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道路。

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实现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中国足协依法独立运行,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实现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足球中心)由事业单位向社团常设办事机构(协会秘书处)的转变,改变中国足协与足球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架构。足球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代表进入中国足协工作,免去事业单位职务,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中国足协与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得到理顺,中国足协是具有公益性和广泛代表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全国足球运动领域的社团法人,是管理足球项目普及与提高工作的全国性自律机构,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足球组织的唯一合法机构,是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社团组织,主要负责团结联系全国足球力量,推广足球运动,培养足球人才,制定行业标准,发展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建设管理国家足球队,代表国家参加各类国际足球赛事。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改革完成后,体育总局不再具体参与足球业务工作,体育总局对中国足协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

人事管理制度得到改革完善,人员岗位转换和工作安排得到积极稳妥地进行,与体育总局脱钩改革完成后,中国足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同工同酬,公平竞争,统一考核。中国足协具有用人自主权,自行确定内部机构设置、人员岗位设置、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和用人制度方案。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改革完善,与体育总局脱钩改革完成后,中国足协不再作为中央预算单位,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单独建帐、独立核算。财务公开,上一年度财务报告与下一年度财务计划和预算须向协会会员大会报告、接受审议。由独立的审计机构负责对协会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结果接受会员大会及社会监督。相关国有资产可无偿提供给中国足协使用。中国足协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做好足球运动无形资产开发和保护工作。

中国足协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权限得到明确,与体育总局脱钩改革完成后,由外交部商体育总局研究办理授予中国足协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事宜。中国足协对外交流合作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与足球总局脱钩改革完成后,由中国足协承担与本协会有合作关系的外国人邀请和接待工作。与体育总局脱钩改革完成后,中国足协在国际足球领域的交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足协的治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得到加强,包括完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优化会员结构、优化执委会结构、健全专项委员会、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等。《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的修订完善确保中国足协工作规范化和足球行业治理民主化、科学化。会员结构得到优化,吸纳行业足球协会、联赛、女子、草根、五人制等足球组织,足球科研、法律等相关机构成为会员,为完善中国足协会员结构奠定基础。执委会结构得到优化,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代表、地方及行业足球协会代表、职业联赛组织代表、知名足球专业人士、社会人士和专家代表等组成。专项委员会得到健全,包括技术、竞赛、裁判、青少年、女足、新闻等委员会,以及纪律、仲裁、道德与公平竞赛等法律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得到健全,包括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和协调,以及会员大会、执委会、专项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的会议制度、决策程序等。

加强党的领导,中国足协成立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成立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确保党对足球事业的领导。

中国足协的调整改革工作得到加强组织实施,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紧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加强对中国足协调整改革的指导、协调和推动。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中国足协调整改革工作,确保调整改革顺利进行,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开好头、起好步,促进中国足球改革发展全面推进。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