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新闻 > 中国男足球员年薪一览表_(中国男足球员年薪多少)

中国男足球员年薪一览表_(中国男足球员年薪多少)

作者:24直播网

男足留洋最长球员,9年留洋生涯,邵佳一赚到多少薪水

范志毅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们连越南男足都踢不过,那就不要再踢球了,可是让范志毅没有想到的是他当年的话语真的实现了,看到如今国足的球员要脚法没有脚法,要态度没有态度,甚至连个定位球只要不高过球框4-5米都算高手的情况下,更加让人想念以往的国足球员,比如说昔日国足任意球高手邵佳一,第一个入选德国传球名人堂的中国球星。

1980年出生,邵佳一身高188公分,体重78公斤。因为从小对于足球的热爱,13岁的邵佳一入选北京少年队,在全国少年联赛崭露头角。1998年,邵佳一加入了北京国安,并且成为了球队的主力球员。

当年的邵佳一有多出色呢?2003年,邵佳一被德甲劲旅慕尼黑1860选中,慕尼黑1860不惜花费了100万欧元将邵佳一招到了门下,很快,邵佳一在比赛中直接任意球得分,打进了自己在德甲的第一个进球,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邵佳一出现了左腿十字韧带和半月板的伤病缺席了后半赛季的比赛,慕尼黑1860也遭遇了降级。

随后的2个赛季,邵佳一一直跟随着球队征战德乙联赛,为了更好地发展。06-02赛季,邵佳一转会到了德甲升班马马科特布斯,仅仅加盟几场,邵佳一融入球队,打入自己在德甲的第10个进球,并且帮助球队成功保级。

07-08赛季,马科特布斯更换了主教练,新帅普拉什尼卡对邵佳一给予了重任,可是这时候伤病又来了,邵佳一遭遇了踝关节韧带撕裂,随后邵佳一的状态起起伏伏,2011年,邵佳一离开了效力了5年的马科特布斯队,选择和德乙的杜伊斯堡签下一份两年的合约,不过这份合同只执行了一年,邵佳一提前解约,选择回到了中超,他加盟了北京国安。

9年的德国留洋生涯,邵佳一一共赚到了多少钱呢?在慕尼黑1860,邵佳一的年薪是30万欧元(当时价值人民币270万),两年的时间收获了540万左右。加盟马科特布斯的5年,邵佳一的年薪是70万欧元,5年的时间拿到了350万欧元(当时价值2800万左右),最后一年,邵佳一的年薪是60万欧元(价值人民币480万左右),9年的留洋生涯,邵佳一一共赚到了3820万人民币左右,哪怕邵佳一的收入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他的收入也要笔在西甲征战3年收入1400万的武磊来得高,这样的情况,中国足球如何可能有进步呢?

为什么国家队的征兆会被中国男足球员拒绝

能为国家队效力,是每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誉。而偏偏奇怪的是,竟然有男足运动员拒绝了国家队征召,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仔细想想,这些拒绝出战的运动员除去私心太重,就是太过于看中眼前的利益了。

很多运动员参加国家队只是为了镀金,但并不想背负骂名。简单来说,运动员本人也许是想为国效力的,可是考虑到国家队的名气不佳,球迷有太过热情严苛,这样一旦自己在赛场上出现失误,一定会被球迷指着鼻子责骂。这点也是人之常情,没人能保证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能让观众百分百满意,而网上有少有球迷对国足的正面评价,那就会导致运动员本身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久而久之,运动员可能宁可就在俱乐部参赛,也不愿意抱着被辱骂的风险,为国家队效力。

另一点呢,就是参加国家队的比赛,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国家性的比赛是展示自己舞台,但并不意味着是个奖励丰厚的舞台,球员的工资收入注定和俱乐部比赛挂钩。那放弃国家队的比赛,球员就可以参加更多场俱乐部赛,那增加的场次和进球,无疑自己能使自己收入更高。举个不好的例子,万一运气差,在国家比赛中受伤,这会直接牵连到自己在俱乐部的薪资,伤势严重的话更有可能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一合计,怎么算都不合算,也难怪大家都不愿意出征。

因此呢,国家队的征召对很多球员来说,不是荣耀反而是噩梦。要是球员都抱着这样的心态看待足球比赛,中国的足球什么时候能进步呢?其实中国球迷的心愿很简单,我们不一定要求你赢,但是起码不要输的太难看,让我们能看到国足在球场上进步,比赛中的拼搏,大家也就满意了。

中国男足有外籍球员吗

1.中国男足确实拥有外籍球员,这些球员通常是通过归化程序获得中国国籍的。

2.根据网易网的报道,国足曾经有五位重要的归化外籍球员。

3.其中,高拉特已经恢复了他的巴西国籍,因此不再是中国男足的外籍球员。

4.费南多、艾克森、阿兰和洛国富四位球员保留他们的中国国籍,并且继续代表中国男足出战。

中国男足球员名单

中国男足球员名单如下:

颜骏凌、刘殿座、王大雷、李昂、王燊超、高准翼、张琳芃、蒋光太、王刚、于大宝、蒿俊闵、张稀哲、金敬道、吴曦、池忠国、尹鸿博、武磊、艾克森、阿兰、韦世豪、吴兴涵、张玉宁、洛国富。

中国足球介绍:

中国男足是在1924年正式成立的,于1931年加入国际足联,中国队在国际足联最高排名是1998年12月的世界第37位。虽然中国男足在外界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如果了解中国男足的球迷朋友们,那么相信都会知道中国男足在世界足坛中还是有着比较辉煌的时刻的。

中国足球队的历史发展:

中国国家足球队前身是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男子足球队,最早于1913年创建,主要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足球赛。中国队的首次国际比赛是在1913年。1913年1月29日,首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

这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中国队由香港出发乘船前往菲律宾马尼拉。2月5日,中国队的国际比赛首秀在马尼拉黎刹纪念体育场馆打响,最终中国队获得亚军。而后在1913年到1934年间,中国队连续参加的10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中曾九夺冠军。

男足名单解析:

在此次发布的名单中,多名球员都可以在场上兼任多个位置,如张威可以打前锋和中卫,黄嘉辉可以打中卫和防守型后腰。值得注意的是,左后卫位置除了超龄球员刘洋外,略显单薄。不过,何宇鹏和王振澳都可以打这个位置,可以作为替补考虑。

至于球队的主力阵型,在经过最近的磨合后,也初现雏形。如无意外,首发门将是韩佳奇;左后卫是超龄球员刘洋,中卫是朱辰杰和蒋圣龙,右后卫很可能是孙沁涵;后腰位置,高天意锁定一个席位。

中国男足球员除了武磊,怎么很多不愿留洋踢球

中国男足留洋球员目前确实只有武磊一个人(在高水平联赛中),特别是很多球员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是也不太愿意留洋踢球,比如韦世豪,上个赛季获得中超本土最佳射手,也一度传出准备留洋,但是经过本人确认,其留洋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球员不愿意留洋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第一,实力不足以成为球队的主力。

近些年来,中国球员的实力越来越跟不上世界的潮流。曾经的国足球员,还有孙继海、邵佳一、杨晨等实力球员,凭借自己的实力占据了球队的主力位置。但是现如今中国球员留洋,比如之前的张稀哲、蒿俊闵等,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更多依靠的是中国的市场以及中国的老板。所以这些球员留洋后很难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主力位置。虽然留洋成功,但是到了国外以后很难获得出场机会,基本沦为了看饮水机球员。

所以,一旦无法凭借自己实力获得主力位置,留洋就等于自废武功,本来想出去锻炼提高自己,结果长期无法参加比赛,反而让球员的状态无法保持,甚至影响到以后的职业生涯,这样的留洋确实得不偿失。比如曾经的周海滨,在留洋之前他不仅是山东鲁能的核心,19岁在中超就进球,也得以入选过国家队。但是留洋后的周海滨始终无法获得主力位置,在国外替补呆了几年后,再回到中超的周海滨虽然实力依然不俗,但是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灵性和状态,也不再是球队的核心球员了。

另外实力不足的留洋,除了对状态的影响很大,对于球员的自信心也是巨大的打击。因为在中超还算实力不错的球员,经常属于被夸奖的对象,一旦到了国外,甚至无法获得出场时间,久而久之,球员会开始质疑自己,而一旦失去了自信心,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差。

第二,留洋的收入会锐减

球员不愿意留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留洋后球员的收入会减少很多。因为现在中超球员的薪水比一些欧洲联赛的球员都要高出不少,比如在日本的联赛,国内球员的顶薪也仅有300万元人民币左右,还不到中国球员的一半,一个在中超的主力球员,收入经常都是千万级别的,特别是转会时也会收到大额的签字费。但是如果留洋,球员很难获得在中超这样的收入,这就是为何国内球员大多数不愿意选择留洋,因为在国内竞争不那么激烈,还可以获得高额的薪资。

拿武磊举例,武磊在上海上港的工作至少是1000万人民币以上,这还不包括各种赢球奖金。而在西甲联赛,他的工资只有100万欧元税前,减去高额的税收后,到手的工资仅有300万左右,相当于年薪减少了好几倍。特别是武磊随西班牙人降入西乙联赛后,武磊的年薪将再次大幅度减少,据说只有40万欧元而已,而这已经是西班牙人队的顶薪水平了。

所以,这些球员,能在中超赚着高额的收入,何必去国外辛苦打拼,收入还减少很多。这是绝大部分球员不想留洋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中国足坛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怪象,那就是出口转内销。很多年轻球员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去到国外的低水平联赛中,美其名曰是留洋镀金,其实是为了加入中超获得高额薪水和转会费的手段而已。这些球员本来水平就不高,在国外还踢不上球,而回到国内后,虽然可能一开始获得一些高工资待遇,但是久而久之自己的实力还是会暴露出来。比如曾经到曼城试训的胡睿宝,在回国后加入广州恒大,确实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和高额的工资,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其表现完全属于业余水平,已经早就被恒大抛弃,现在在中超已经很难看到他的身影。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捷径完全不可取,对中国足球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坚决抵制。

第三,远离家乡,语言是障碍

而中国球员另一个不想留洋的原因就是,长时间远离家乡和亲人。对于一名20来岁年轻的球员来说,远离亲人确实不太容易,在国外思乡心切,对其运动状态也有很大影响。

同时离开祖国,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队友,还面临着语言不通的问题。这些困难虽然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起眼,但是对于中国球员来说,却影响非常大。

首先,中国球员性格内敛,很难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快就和队友打成一片,甚至会被孤立,而一旦无法融入球队,球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球场上,你不能和队友有效沟通,就很难获得队友的信任,自然就很少有人给你传球,没有了球权,想要踢好球完全不可能。

语言的问题非常严重,在国外英语还好一点,但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言对于国足的队员来说太难了,无法和队友好好交流,也同样会出现上述情况,无法获得信任,无法融入球队。因此即使有实力也发挥不出来,这样的留洋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中国很多球员不愿意留洋的原因。而也正是因为面对如此大的困难和牺牲,那些以理想、追求之名大胆出国闯荡的球员,我们都应该表示尊敬,他们都是“战士”!

比如武磊,他的留洋就是一种理想的体现,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在他感染新冠病毒却依然没有放弃留洋梦想,在西班牙人降入乙级联赛,依然勇敢的在外打拼,武磊的留洋事迹值得我们点赞。

其实武磊为什么坚持留洋呢,他完全可以在上海上港拿着顶薪,舒舒服服的提到退役,为什么要辛苦远离家乡,降低工资,去到西班牙踢球呢?

第一,武磊的实力有目共睹,靠实力赢得了位置

武磊作为中超的最佳射手(包括外援),他的实力还是足够的。他的速度和跑位是一流水平,虽然射门和单刀球一直被球迷诟病,但是武磊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帮助球队,他还是可以通过灵活的跑位获得绝佳的进攻机会,这一点是实力,完全站得住脚。

虽然武磊的留洋有中资控股的原因,但是在西班牙人能够获得队内最佳射手,也有了稳定的出场时间,在众多主教练手下依然可以成为重要的轮换球员,这一点绝对是靠武磊的实力。

第二,为了梦想,宁愿降薪

出国踢球,学习国外足球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是武磊留洋的主要动力和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武磊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和高额的薪水。

上面已经提到,在上海上港,武磊可以拿到千万年薪,但是到了西班牙仅有百万级别,再加上租房、儿女上学等开销,比国内确实差距太多。虽然上海上港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还是没有在国内舒服,可以说武磊为了梦想确实付出很多,值得我们点赞。

其实在中国足球的这个阶段,武磊真的是中国足球为数不多的希望,他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在苦苦支撑着中国足球,如果没有武磊,中国足球将更加让人失望。因为有了武磊,至少我们还可以告诉别人,中国球员并不是一无是处,曾经有中国球员攻破过巴萨的球门。

因为与日韩联赛相比,目前中国足球留洋水平差距实在太大。我们的邻居日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约500名球员分布在53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级别联赛效力,其中有多达40多人已经在各自的一线队站稳脚跟,甚至有的已经在五大联赛中成为球队的主力球员甚至进攻核心,比如年仅19岁的久保建英,不仅出自于著名的拉玛西亚青训营,更是被皇马签下,上赛季在马略卡表现非常不错。而日本留洋成功球员中还有香川真司、本田圭佑、长友佑都这样的巨星等。韩国虽然人数没有日本那么多,但是也有亚洲一哥孙兴慜充当门面,同时还有多达7名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获得主力位置。

总之,虽然现阶段,中国球员留洋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武磊来带给我们信心,只有越来越多的球员能够在国外获得成功,那么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去国外学习提高,中国足球也将越来越好。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