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女排可以拿世界冠军,男足不行
因为有郎平、张荣芳、袁伟民和优秀的女排队员。
天时地利人和。说起中国女排,妇孺皆知的一个标签就是”五连冠“。其实袁伟民作为总教练取得了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和1985年世界杯的冠军。其中1986年的世锦赛的冠军是张蓉芳和郎平两人作为教练,带领运动员获得的。当时张蓉芳是总教练,郎平是助理教练。这样的安排也合理合理。一方面张蓉芳的年纪比郎平大,在国家队的时候就是队长。经验丰富,有威信。二是,张蓉芳虽然没有”铁榔头“的名号那么大,但是技术实力一点也不差。身高174的她充分发挥了川妹子泼辣的特点,挥臂速度快,移动灵活。战术多样,防守好。我看了不下10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和日本的半决赛,可以说张蓉芳是全队的攻防核心。1974年,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的总教练。可以说,袁伟民很好地沿袭了大松博文的排球理念。根据中国人的特点组建队伍。同时创新了不少技术动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副攻在2号位的牵扯作用,增加战术变化,创新了背飞战术,这一技术成为排坛的主流技术,经久不衰。训练量也是巨大的。郎导回国后,先执教恒大女排,2013年4月接手中国女排,2014年就在女排世锦赛上夺得亚军,2015年世界杯夺得冠军,2016年奥运会夺得冠军,2017年大冠军杯夺冠。
事实上中国女排这么多年稳定在世界顶级球队,靠的就是举国体制带来的丰厚的人才储备,源源不断地贡献最出色的优秀队员。郎阿姨再厉害,要是没有好队员,也难为无米之炊,13年也只能拿亚洲第四。我们有朱婷张常宁,一传进攻能力几乎是世界第一,我们有袁心玥徐云丽,这样高度的副攻世界上都不多见的,往下球后备人才还有天津李盈盈王媛媛江苏龚翔宇山东张倩杨涵玉。
女排体测3000米跑,男足:足球测这个没用
体测是中国体育一直讨论的话题,前有中国足球和3000米跑的故事,后有CBA体测取消深蹲和卧推,经常发生所谓专业人士和吃瓜群众的的论战。
过去两天,即将揭幕的全国女排锦标赛组织体能测试,女排的体测又是什么样的呢?
女排体测共10个项目,BMI、坐位体前屈、30米跑、垂直纵跳、深蹲最大力量、卧推最大力量、引体向上、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和3000米跑,每个项目10分,依据评分标准赋分。
除了BMI相当于体检数据外,其他都是对于体能素质的测试。
队员普遍表示背肌耐力和腹肌耐力测试比较轻松,上半身分别俯卧或仰卧于平板上,测试队员的静力水平。
30米冲刺跑的标准:小于等于4.5秒为10分,大于5.2秒0分,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这个项目对于许多女排队员难度都不大,很多队员都是一次拿满分。
3000米跑的标准,大于14分30秒为0分,14分到14分30秒为1分,13分30秒到14分钟为2分,以此类推。
3000米跑对于人高马大的女排队员还是难度不小,很多女排队员在测试前都表示担心,包括李盈莹、丁霞等国家队队员在采访中都表示:3000米跑比较困难。
最终测试结束,大部分队员的成绩集中在13分到14分钟这个区间。
而此次体能测试最差的一个项目就是引体向上,此次引体向上测试要求非常严格,身体不能摆动,下颌完全过杠,评分标准为小于13次0分,13-17次1分,大于35次10分。
一般情况下,身高越高,手臂发力距离更长,做引体向上也更难,加之女性体脂率更高,肌肉力量不如男性,所以引体向上对于女性也更困难,大多数队员在引体向上测试都没能拿到分数,没有达到13个引体向上的最低得分标准,而测试成绩最好的是江苏队的吴晗,共完成了16个,而天津的刘力雯和云南队的雷艳溪完成了15个,而上海队35岁的老将张磊则完成了14个。
引体向上的标准其实有些高了,有一定健身经验的读者都清楚,35个标准引体向上,不说世界男女排坛,全世界70亿人中绝对也是万中无一,不经过长期的专项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而要女排队员达到这个标准确实相当困难,满分降低到20左右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标准,当然标准对于所有队员都是一样的,通过测试找差距的目的不会改变。
3000米跑女排姑娘们测了,成绩还是不错的,大部分人都能跑进14分钟,男足怎么说?
如果说足球都不需要3000米测试,那排球似乎距离3000米更远,比场地18*9的排球场比105*68的足球场小了不少,人均14平米的覆盖面积和人均700平米的覆盖面积(不算门将)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排球对于跑动能力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排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身材差异明显,排球显然更不需要测试3000米,但也没见哪个女排队员出来叫苦,也没见哪个名宿出来炮轰,或者从“专业角度”居高临下,而国足乃至业内人士对3000米跑深恶痛绝,“足球不是长跑,足球是传停带射”,那女排姑娘们是怎么做到的。
排球虽然没有身体对抗,但比赛强度丝毫不亚于足球,足球还可以倒脚喘息调整,中超还要计算“净比赛时间”,而排球和篮球类似,只有暂停、换人和得失分后队员换位可以喘息调整,真真正正的每球必争,每一次起跳扣球都是拼尽全力以求打死,而拦网也要求移动快,弹速快,跳得高,运动员不断进行攻守转换,按照中国足球思维,和跑3000米也没什么关联。
三大球项目纷纷衰落,中国女排能够独树一帜,扛起中国集体项目的大旗,不无道理,女排精神宣传了这么多年,激励了这多代人,却始终难以让中国足球有所领悟,天喊着学习巴西、学习欧洲高水平,却忘了看看女排姑娘们的迎难而上,一味追求“高大上”,却忽视薄弱的基础,还把自己的传家宝拼搏精神也丢了。
国家队主攻李盈莹在测试完成后表示自己和很多队员还有差距。
男足在体测之后说:足球测这个没用。
至于到底有没有用,反正欧洲高水平没测过。
女排与男足待遇相差多大,朱婷目前的年薪达到男足何种
女排与男足待遇相差多大,朱婷目前的年薪达到男足何种标准
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中,女排是多次创造辉煌的球类,也涌出了很多女排名将,当今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已经是享誉国际的女排第一人。
朱婷
朱婷留洋第二季即将结束,据消息称土耳其、意大利、巴西、俄罗斯多家俱乐部都有意将朱婷收入麾下,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当然这也朱婷理应所得,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就朱婷现在的年薪和男足对比,达到了什么标准?
张常宁
中国男足成绩一直都不理想,但每位男足运动员的待遇却相当的丰厚,出入豪车甚至包机、五星级酒店等,这种待遇真是羡煞旁人。反观女排,多次在国际大赛上夺冠,每位队员甚至都非常低调,例如林莉,她爸妈在外地工地打工,里约比赛,其爸妈跟一帮工友在电视机旁为其加油,夺冠后,林爸爸林妈妈还是照常的务工。在有天津与上海联赛总决赛结束后,天津夺冠队伍排队坐高铁回天津,队员都相当的低调朴实。又有多少人能达到朱婷这样留洋的年薪,大部分只有很少的基本工资,但就是这样女排姑娘们还是能够摘金夺银,与男足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盈莹
恐怕以朱婷现在留洋的年薪,连男足普通球员的待遇不如。所以说女排全明星赛事还是很有必要的,多曝光才能引起关注,才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祝福这帮朴实又努力的女排姑娘们:朱婷、张常宁、袁心玥、林莉、颜妮、李盈莹等众多女排英雄们,希望她们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