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新闻 > 中国足球适合什么风格的球员_(中国足球适合什么风格的人)

中国足球适合什么风格的球员_(中国足球适合什么风格的人)

作者:24直播网

中国足球到底什么风格

从80年代初,古广明、沈祥福年代的两翼齐飞,到高丰文时代的防守反击。

目前,“没有风格”就是中国足球的风格,“没有特点”就是中国足球的特点。防守漏洞百出,中场组织不力,前场跑位不佳,两翼没速度,中锋抢不到点,队员没体力,没技术.......

风格与特点属于应该有所比较,中国足球在亚洲,论技术不如沙特、泰国,论配合不如日本、伊拉克、论体力不如韩国、论身体条件不如伊朗、乌兹别克。

非要找出中国足球的风格和特点,就是“快”但是盲目的“快”;失误频频的“快”。

里皮式的中国足球到底是什么风格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凌晨,中国国家队在多哈哈里发体育场2比1战胜卡塔尔队,以一场胜利告别了对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冲击。“我接手球队的时候只有1分,我带队6场拿下11分。我带队的6场比赛,主场面对卡塔尔绝对配得上胜利,我们打了3个立柱。跟叙利亚队客场比赛最后一分钟还是领先,这两场比赛丢掉了4分。今天再回看,我们如果加上这4分将会以小组第二出线。”赛后的里皮坦然而平静,他不去理会“如果当初你早点接手球队”的假设,只总结自己带队六场的得失,与拿到的11分相比,错失的4分更让他遗憾。但大多数球迷已经对“站着死”的国足表达了满意,更多人认可里皮的执教,仍旧是同样的球员,仍旧是同样的对手,仅仅是更换了教练,从4场1分到6场11分,里皮用自己的执教证明了自身价值。

里皮说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着眼未来,让国足在亚洲杯上成为主角,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足协要做的更多。12强赛最后一战前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明确谈到了要履行与里皮的合同,肯定他带队的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从2017年9月到2019年亚洲杯结束,如果想让里皮团队最大程度给中国足球带来贡献,就必须始终保持与本届12强赛一样的保障和支持力度,就必须一如既往保障里皮的执教权威,甚至,如果亚洲杯带得好,中国足协更要考虑跟里皮续约让他继续带接下来半年之后才开始的世界杯预选赛,这说起来不难,但却又并不容易,因为就在里皮上任后的这半年间,中国足球的生态和管理层也在发生着变化。

里皮建立的标准

从2004年至今,中国足球每次冲击世界杯失败,都伴随着痛苦中的自我否定和仓皇中的推倒重来,不过,里皮带队的这一届应该是例外---从倒数第二战赢球后的“我们还活着”到最后一战赢球后的“站着死不丢人”,球迷和媒体充分肯定国足的进步,有遗憾,但全然没有像以往几届冲击失败时那样绝望和悲愤。

在中超见惯了大牌外教之后,即便是里皮带队,用人和排兵布阵也会有争议,武汉战役,里皮大面积使用了恒大国脚并且使用了小将邓涵文,其中邓涵文的一个失误让对手险些破门,是下半场的及时调整让球队最终拿到了3个积分,谈到自己的调整,里皮说:“上半场场上的形势,如果还是按兵不动的话,我们可能会输掉比赛。球队需要有所改变,需要通过换人增加场上对抗的强度,需要更加组织有序一点。”多哈战役,里皮将中乌之战的首发换了三个,任航替换邓涵文、赵旭日替换蒿俊闵,肖智替换武磊,主攻两个边路,但上半场只打了二十多分钟进攻后就多次被对手反击,下半场开场里皮刚刚用姜至鹏换下任航、做出三后卫调整,就被对手抓住肋部空当先进一球,关键时刻还是里皮的人员调整帮助球队两度进球,完成反超,拿下又一个三分。赛后里皮说:“球队上半时表现有一些紧张,我们在比赛开始之后马上进入状态,并且创造了机会,可惜没有把握住,我们在上半时表现可以说不太尽如人意,但下半时我们表现非常不错,我们在丢掉一球情况下,反超了比分,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在以往冲击世界杯的过程中,有太多次教练重用的人出现失误就无法弥补,球迷也见惯了客场先丢球后国脚们的一蹶不振甚至崩盘,但在里皮这里,这一切没有照常发生。

赛后,中超之父郎效农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国队以2:1战胜卡塔尔结束了这次世界杯外围赛。在这场比赛落后的情况下,里皮精心地调兵遣将,义无反顾地不断消减后防强化前场攻击力,冒着极大的风险最终反败为胜。我敬佩里皮的勇气、魄力和智慧。我们虽未出线,但应感谢里皮,他为我们把希望延续到最后。我们更要感谢高洪波,是他为我们争得了12强赛的最后资格。”这个说法赢得了大多数球迷的认同,虽然也有人认为,更早一些换上武磊和蒿俊闵,国足可以取得更好的比分,但事实上这种论调能够得到的支持不多,在赛前的一项“国足进附加赛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哪个最可能发生问题”的调查中,有47.2%的网友投票给“国足客场大比分胜卡塔尔”,而“伊朗主场赢叙利亚”和“韩国客场赢乌兹别克斯坦”两项合计才得到了52.8%的票数,这充分证明了虽然赛前卡塔尔已经表示要以锻炼新人为主,但球迷还是觉得国足客场很难大比分取胜。

那么里皮到底做到了什么,让他的每次调整都能见到效果呢?也许再重头去看看他接手国足之初的发言,就能理解他对国足赋予了怎样的能量,“中国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我相信我能够帮助中国足球取得进步,中国拥有很多有能力的球员,他们需要增加责任感、国家使命感。目前国家队的形势很困难,看起来机会也不大,但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尽所有的努力去尝试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然后再去考虑中国足球长远发展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国家队,他们需要有奉献精神,能够承担起国家足球兴亡的责任。”这是上任发布会上里皮的说法,他所谓的“团结一心”,在中乌之战邓涵文失误、曾诚们安慰邓涵文时可以看到;他所谓的“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在郑智最后两战尽心竭力的表现、为了防住对手的进攻不惜红牌下场可以体现出来;他所谓“奉献精神,能够承担起国家足球兴亡的责任”,从郜林主动站出来主罚重如千金的点球、武磊最后一战的进球、张琳芃的堵枪眼可以体现。同样的国脚,里皮做到了什么让他们有了成长呢?他做到了让球队有魂,而这个魂的产生,就是基于对他执教的信任、对团队的信任。

“我要建立两个团队,一个是上场踢球的球员,一个就是后勤保障团队,去帮助这些踢球的球员。我作为这两个团队的打造者,去帮助中国足球的进步。”这也是里皮上任之初的发言,目前看来,他执教的上场踢球的球员这个团队,达到了他设想的预期;而他引领的、足协辅助的保障和后勤团队,在这次大赛中也经受住了考验。而这两个团队的标准,都高于以往中国足球的任何时期,也都应该和必须坚持下去。很显然,想巩固这些标准,再没有比里皮更合适的人选了。

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